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鹤林寺》
《鹤林寺》全文
宋 / 林景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流水苍松石径斜,瓮城城外梵王家。

仙林不返云巢鹤,僧钵曾移海国花。

剥落苔碑秋卧草,荒凉竹院午敲茶。

当时一掷乾坤手,曾向山窗倚暮霞。

(0)
注释
流水:形容水流动的样子。
苍松:青翠的老松树。
石径:石头铺成的小路。
瓮城:古代城墙的一种特殊结构,形似大瓮。
梵王家:可能指寺庙或修行者的住所。
仙林:传说中的仙境,常指隐士或修行者居住的地方。
云巢鹤:云中的鹤,象征超凡脱俗的生活。
僧钵:僧侣用来盛饭的碗。
海国花:可能指稀有的异域花卉。
剥落:脱落、磨损。
苔碑:长满苔藓的古碑。
秋卧草:秋天倒伏在草丛中的样子。
荒凉竹院:废弃无人的竹林庭院。
乾坤手:比喻掌握全局、有大智慧的手。
山窗:山间的窗户,可能指隐居之处。
倚暮霞:靠着傍晚的晚霞,寓意悠闲或怀旧。
翻译
流水潺潺,苍松挺立在石板小径旁,古老的瓮城之外是梵王的居所。
仙人居住的树林不再有云中的鹤归巢,僧侣的饭碗曾盛过海外的花朵。
残破的苔藓碑文躺在秋草之中,荒废的竹林中响起午后的茶声。
当年他以天地为棋盘,曾在山窗边倚靠在晚霞下挥洒人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荒芜的山中寺庙景象。首句“流水苍松石径斜”,以流水声衬托出松树的苍翠和石径的蜿蜒,营造出清幽的氛围。接着,“瓮城城外梵王家”暗示了寺庙的地理位置,仿佛是世俗与佛界的分界。

“仙林不返云巢鹤”表达了对仙人不再回访、鹤归云巢的感慨,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寂寥。诗人提到“僧钵曾移海国花”,说明这里曾有过佛法盛况,如今却只剩下迁移的僧侣之物和海国(远方)的花卉,显现出历史变迁的痕迹。

“剥落苔碑秋卧草”描绘了古迹的衰败,苔藓覆盖的石碑静静地躺在秋草之中,显得凄凉。午后的“荒凉竹院午敲茶”则描绘了僧人们在寂静的竹林中独自品茶的场景,更添了几分孤寂。

最后两句“当时一掷乾坤手,曾向山窗倚暮霞”是对过往辉煌的追忆,诗人回忆起自己曾在这里度过一段豪迈或深思的时光,倚靠在窗边,看着夕阳西下。整首诗通过描绘寺庙的变迁和自己的回忆,寄寓了对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作者介绍

林景熙
朝代:元

猜你喜欢

九日小庐山与赵日新

万里沧溟指顾间,赵生今在小庐山。

行攀月里一枝桂,试踏涯头百尺竿。

芳气腾腾分菊盏,清吟稍稍对芝盘。

明朝不惮圭峰远,更取青钱挂杖端。

(0)

阙题

埽却越台尘,坐弄王孙草。

舞雩日日诗,风光元不老。

(0)

塘园四景回文诗·其四

鸦归晚树半黄昏,景寂孤吟坐掩门。

斜日短天寒极目,冷云含雨暗村村。

(0)

藤作·其二

后至先皇弘治初,大禁贡献民熙和。

振儋金香罢唐例,南宁银姜无宋科。

民赖优游三十载,肇此厉阶谁复再。

公贿私贡恐已迟,谁体圣心存海外。

妻号儿哭无朝夕,催奴那知更下石。

谁能临武叫天阍,守有徐方留郡迹。

(0)

寄张翙

闻君新制槟榔扇,几欲求观未有因。

坐拥定如聃老子,行持应类吕仙人。

编蒲织锦千般旧,剪月裁云一样新。

安得芸窗来一握,手挥三伏播秋旻。

(0)

蛱蝶

山花一朵色幽閒,自恃幽姿懒出山。

若到上阳媒蝶幸,滕王错置画图间。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