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沧溟指顾间,赵生今在小庐山。
行攀月里一枝桂,试踏涯头百尺竿。
芳气腾腾分菊盏,清吟稍稍对芝盘。
明朝不惮圭峰远,更取青钱挂杖端。
万里沧溟指顾间,赵生今在小庐山。
行攀月里一枝桂,试踏涯头百尺竿。
芳气腾腾分菊盏,清吟稍稍对芝盘。
明朝不惮圭峰远,更取青钱挂杖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献章在小庐山与友人赵日新共度佳节的场景,充满了自然之美和友情之深。首句“万里沧溟指顾间”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诗人视野的辽阔,仿佛整个大海尽收眼底,暗示了诗人的豪情与广阔的胸襟。接着,“赵生今在小庐山”点出友人所在之地,营造了一种相聚的温馨氛围。
“行攀月里一枝桂,试踏涯头百尺竿”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山中游玩的情景。攀桂、踏竿,既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寓意着追求高洁品质和勇攀高峰的精神。桂花象征着高雅和纯洁,而“百尺竿”则象征着挑战自我、不断攀登的决心。
“芳气腾腾分菊盏,清吟稍稍对芝盘”两句,通过香气四溢的菊花酒和清雅的芝盘,进一步渲染了聚会的愉悦氛围。菊花酒是秋季的应景饮品,芝盘则可能指的是摆放着珍贵食物或装饰品的盘子,两者都体现了主人对客人的尊重和款待。
最后,“明朝不惮圭峰远,更取青钱挂杖端”表达了诗人即使面对遥远的圭峰也不畏惧,愿意再次相聚的决心。这里的“青钱”可能象征着财富或礼物,挂在杖端则寓意着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期待和准备。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还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欲课民庸元道州,欲评人品马少游。
居无一事可切齿,荐有三公方掉头。
送公历阳令我愁,目断宾雁书沈浮。
识与不识涕泪流,人世安用须封侯。
闽中岂不好,莆中况多儒。
其山有丹荔,其水有子鱼。
艾轩诸老生,典则故所馀。
堂堂退傅门,海内欲曳裾。
宦游得此乐,饯者酒满车。
我亦劝君酒,我意独未舒。
尝闻入林猎,不可背水渔。
背水渔尚可,背时更崎岖。
方今朝廷尊,绅笏日走趋。
官多岂胜记,势远复易疏。
媒身众所同,藉口谁不如。
柰何但温饱,去向天一隅。
平生拙自谋,蓬巷岁月除。
更事亦既熟,画此未必愚。
岂有服茝兰,佩之以琼琚。
令人爱不见,搔首空踟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