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冠卿以前诗怀哉各努力人物古来少之句为十诗见寄次韵奉酬·其十》
《张冠卿以前诗怀哉各努力人物古来少之句为十诗见寄次韵奉酬·其十》全文
宋 / 陈傅良   形式: 古风

子歌我三叹,我和子一笑。

方期俗耳合,勿与知音道。

颇闻古韶卷,不落人间调。

悲歌泣鬼神,妙语无馀少。

(0)
注释
子:对方,可能指朋友。
我:诗人自己。
三叹:反复吟唱三次。
一笑:共享的微笑。
俗耳:普通人的耳朵,指大众。
知音:真正理解和欣赏的人。
古韶卷:古代的高雅音乐。
人间调:世俗的音乐风格。
悲歌:充满悲伤的歌曲。
泣鬼神:感动得让鬼神哭泣。
妙语:精妙的语言。
馀少:剩余不多,形容非常完美。
翻译
我反复吟唱这首歌曲,你我共享欢笑。
期待能被凡夫俗子理解,但不要向知音提及。
曾听说古老的韶乐,不落尘世的旋律。
悲伤的歌声感动鬼神,巧妙的话语无懈可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的作品,他以张冠卿的诗句为灵感,回应对方并表达对古风的推崇。诗中,诗人通过"子歌我三叹,我和子一笑"描绘了与友人共鸣的场景,强调了他们之间的默契和对高雅艺术的欣赏。接着,诗人提到期望与世俗之人共享美好的诗歌,但又意识到真正的知音难觅,暗示了对传统高雅文化的珍视。

"颇闻古韶卷,不落人间调"表达了对古代优秀音乐的向往,认为它们超越了尘世的平凡,具有深远的艺术魅力。"悲歌泣鬼神,妙语无馀少"则高度赞扬了诗歌的力量,认为其能够深深打动人心,甚至让鬼神为之动容,语言精妙无比。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高尚艺术的追求以及对于知音难遇的感慨,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坚守。

作者介绍
陈傅良

陈傅良
朝代:宋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猜你喜欢

阙题

地炉煨柏细生香,自把诗陈奠一觞。

过隙光阴蛇赴壑,浮云世事燕翻梁。

儿嬉爆竹连声响,人对灯花共话长。

拍拍好怀明日是,江山点景信谁忙。

(0)

贫居自述·其四十三

有味箪瓢无点忧,此心乐道足优游。

不愁囊罄常羞涩,只怕壶空没处求。

门静雀罗苔草滑,庭空蛛网茧丝抽。

清贫如此真堪笑,敢说苍生困我不。

(0)

月宫扳桂

姮娥爱君英妙时,桂花先与最香枝。

银蟾侧畔经行处,曾笑吴刚下斧迟。

(0)

竹鸡

风雨潇潇竹外扉,几番征戍在辽西。

虽知唤醒闺人梦,识破昏明自著啼。

(0)

秋兴二首·其一

浮云漠漠蔼苍冥,风劲郊原草木零。

苜蓿影寒千里瘦,梧桐枝老九苞鸣。

酒杯潋滟供秋兴,旅馆萧条触物情。

自古五侯嫌肮脏,误将多智薄君卿。

(0)

忆归四首·其二

仕路何时是惬心,腰间赢得滥横金。

名于廊庙元无分,乐在田园正合寻。

闲课子孙耕读计,醉招鸥鹭盍朋簪。

兴来次第嘲花鸟,不学杨雄作酒箴。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