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漠漠蔼苍冥,风劲郊原草木零。
苜蓿影寒千里瘦,梧桐枝老九苞鸣。
酒杯潋滟供秋兴,旅馆萧条触物情。
自古五侯嫌肮脏,误将多智薄君卿。
浮云漠漠蔼苍冥,风劲郊原草木零。
苜蓿影寒千里瘦,梧桐枝老九苞鸣。
酒杯潋滟供秋兴,旅馆萧条触物情。
自古五侯嫌肮脏,误将多智薄君卿。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首联“浮云漠漠蔼苍冥,风劲郊原草木零”以苍茫的天空和强劲的秋风起笔,渲染出一种肃杀的氛围。接着,“苜蓿影寒千里瘦,梧桐枝老九苞鸣”两句,通过描写远处的苜蓿在秋风中显得瘦弱,以及老梧桐树上鸣叫的鸟儿,进一步强化了秋天的凄凉感。
颈联“酒杯潋滟供秋兴,旅馆萧条触物情”则转而写到诗人自己。面对如此萧瑟的秋景,诗人借酒浇愁,试图在酒杯的荡漾中寻找一丝慰藉,同时,身处旅馆的他,看到周围的一切,内心涌起的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感触。尾联“自古五侯嫌肮脏,误将多智薄君卿”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认为那些所谓的权贵们,因为自身的洁身自好,反而被误解为不谙世事,从而疏远了君主和百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明代文人面对秋日景象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