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京何用祀神君,福地仙居处处闻。
悬水千丝非雨散,层山百叶是莲匀。
铺明上与毫光合,瓦碧平将树色分。
莫道无如明主切,万年应驭鼎湖云。
汉京何用祀神君,福地仙居处处闻。
悬水千丝非雨散,层山百叶是莲匀。
铺明上与毫光合,瓦碧平将树色分。
莫道无如明主切,万年应驭鼎湖云。
这首诗《齐云岩》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通过对齐云岩这一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首联“汉京何用祀神君,福地仙居处处闻”以反问开篇,表达了对传统祭祀活动的反思,暗示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重视超越了传统的宗教信仰。接着“悬水千丝非雨散,层山百叶是莲匀”两句,生动描绘了齐云岩的壮观景象:千丝般的瀑布仿佛不是由雨水形成,而是自然天成;层层叠叠的山峦间,绿叶繁茂,如同莲花般均匀分布,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
“铺明上与毫光合,瓦碧平将树色分”进一步渲染了齐云岩的壮丽景色,阳光与山石、树木交织出一幅和谐的画面,瓦片在阳光下呈现出碧绿的颜色,与周围的树木相映成趣。最后,“莫道无如明主切,万年应驭鼎湖云”则表达了诗人对齐云岩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即使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但在心中却永远保持着那份纯净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齐云岩独特的自然风光,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境界的不懈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赤日一百里,独行过横山。
横山深赭色,照我枯索颜。
索酒苦无店,饮水苦多泥。
偶憩三版亭,如得大屋栖。
老妪手抱儿,置儿汲新水。
为我炊瓦垆,还问我乡里。
自言廿载前,曾为汝家佣。
瞿然问祖母,上及我祖翁。
顾我点首笑,其时汝方童。
汝今当读书,吾儿亦务农。
生小两结发,春花连理开。
花开同枝艳,花落同土埋。
夫婿峨鸃冠,赫赫凌中台。
右拥娇越姝,左抱媚吴娃。
群鸳春水乐,孤雁霜天哀。
汉月亦自皎,昏夜多云霾。
东邻田舍女,裙布荆为钗。
自怜馌饷苦,慕妾情依徊。
安知期白首,不如贫贱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