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寻云暂废禅,客来还寄草堂眠。
桂寒自落翻经案,石冷空消洗钵泉。
炉里尚飘残玉篆,龛中仍锁小金仙。
须将二百签回去,得得支公恐隔年。
何处寻云暂废禅,客来还寄草堂眠。
桂寒自落翻经案,石冷空消洗钵泉。
炉里尚飘残玉篆,龛中仍锁小金仙。
须将二百签回去,得得支公恐隔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作品,名为《访寂上人不遇》。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淡泊与超脱,以及他对禅学的向往和追求。
"何处寻云暂废禅,客来还寄草堂眠。"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寻找心灵导师寂上人的愿望,但却未能如愿,只得在简陋的草堂中暂时休息。这不仅描绘出了诗人对精神指引者的渴求,也映射出他内心的孤独与不安。
"桂寒自落翻经案,石冷空消洗钵泉。" 这两句通过桂花自然飘落和清泉自行流淌的情景,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悟,同时也反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
"炉里尚飘残玉篆,龛中仍锁小金仙。"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情怀。“残玉篆”与“小金仙”都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纯净和高洁,以及对更高层次精神世界的向往。
"须将二百签回去,得得支公恐隔年。"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时间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他似乎在提醒自己或他人,要把握现在,不要让时光白白流逝,以免来年仍旧是空欢喜一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禅意和超脱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