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长安,九月时,登高望见昆池。
上苑初开露菊,芳林正献霜梨。
更想千门万户,月明砧杵参差。
忆长安,九月时,登高望见昆池。
上苑初开露菊,芳林正献霜梨。
更想千门万户,月明砧杵参差。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九月时节怀念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景象。诗人通过登高远望,目之所及是昆池的壮丽景色。这其中,“上苑初开露菊”写出了秋季菊花初放的美好,而“芳林正献霜梨”则形象地描绘了林中果实因露水而更加甘甜的场景。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引发出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接下来的“更想千门万户,月明砧杵参差”,则是从个人情感出发,对繁华都市生活的一种怀念。这里,“千门万户”象征着长安的繁盛与广阔,而“月明砧杵参差”则是夜晚家庭纺织声音的交响,表现了诗人对往日平凡而温馨生活的深切思念。
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寄托,展现了一种淡远而又充满深情的怀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