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载樟亭信到迟,偏劳双鲤寄相思。
玄晖有兴期频订,太白曾游亦自奇。
顾我尝为秋圃客,知君不废敬亭诗。
未须更道澄江练,只候飞凫上赤墀。
三载樟亭信到迟,偏劳双鲤寄相思。
玄晖有兴期频订,太白曾游亦自奇。
顾我尝为秋圃客,知君不废敬亭诗。
未须更道澄江练,只候飞凫上赤墀。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区仕衡所作,名为《答赵宗白宣州寄诗次韵》。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自身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期待。
“三载樟亭信到迟”,开篇即指出书信来得不易,表明了与赵宗白之间的情谊深厚。接下来,“偏劳双鲤寄相思”则用传送鱼作为比喻,形象地展示了诗人心中对友人的牵挂。
“玄晖有兴期频订”,这里的“玄晖”可能指的是高远的境界或深邃的智慧,“期频订”则表明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严肃态度和不断修订的努力。紧接着,“太白曾游亦自奇”,提及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暗示了诗人对于文学传统的尊重与个人才华的独特展示。
“顾我尝为秋圃客”,此句表明诗人曾在宣州(今安徽宣城)居住,有着对当地自然景观的深刻体验和情感寄托。接下来的“知君不废敬亭诗”则是对赵宗白文学才能的肯定,认为他不会轻视或者忽略自己在敬亭写下的诗句。
最后,“未须更道澄江练,只候飞凫上赤墀”,诗人表达了对于文学创作的期待,不需要过多地讨论澄江的水清,只需等待着灵感如同飞鸟般降临,来到心中那块洁净而高耸的精神之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于文学创作的严肃态度和美好期待。
野店鸡一声,萧萧客车动。
西峰带晓月,十里犹相送。
繁弦满长道,羸马四蹄重。
遥羡青楼人,锦衾方远梦。
功名不我与,孤剑何所用。
行役难自休,家山忆秋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