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服拜清夜,中庭朝太阴。
凡来仰天者,俱有爱君心。
目断山河影,耳闻钟磬音。
还光俄顷易,涕泗漫沾襟。
盛服拜清夜,中庭朝太阴。
凡来仰天者,俱有爱君心。
目断山河影,耳闻钟磬音。
还光俄顷易,涕泗漫沾襟。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罕见的月食景象,诗人通过对这一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感受,抒发了自己的忠君之情。
"盛服拜清夜,中庭朝太阴。凡来仰天者,俱有爱君心。"
开篇即以庄重的礼仪描写月食发生时诗人的行动,他穿着正式的衣服,在深夜里走到中庭,面向太阴(指月亮)。这里的"凡来仰天者"包含了所有仰望天空的人,他们都怀有对君主的爱戴之心。这表明了古代士人对于皇权的尊崇和忠诚。
"目断山河影,耳闻钟磬音。"
接着,诗人描述了月食时所见所闻:视线被遮断,只能看到远处模糊的山水景象;听觉上则是清晰的钟磬之声。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描绘出月亮在天空中突然消失带来的意外感受。
"还光俄顷易,涕泗漫沾襟。"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恢复正常的光明即将到来而感到欣慰,同时也流露出对这短暂黑暗的惆怅和不安。这段时间内,他的眼泪纷纷,不禁洒落在衣襟上。
整首诗通过月食这一自然现象,反映了古代士人对于天道、君权以及个人情感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