缭绕州城带雨长,雨馀云气亦飞扬。
小楼别有幽欣处,时复风吹荷叶香。
缭绕州城带雨长,雨馀云气亦飞扬。
小楼别有幽欣处,时复风吹荷叶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雨后景象。"缭绕州城带雨长,雨馀云气亦飞扬"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连绵不断的细雨与飘逸的云雾进行对比,展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景观,给人以深远和神秘之感。同时,这种描写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愫,或许是对现实生活中某种持续而温润的情感状态的寄托。
"小楼别有幽欣处"一句,则将视角转向一个隐蔽的、不为人知的小空间,这个地方充满了诗人的独特情怀和个人喜好。这里的"幽欣"二字,既形容了小楼的环境,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独享与欣赏。
最后一句"时复风吹荷叶香"则是对这一空间中自然景观的一个细腻描摹。在雨后的清新空气中,偶尔有风轻拂过,带来了荷花特有的清香。这不仅让人感觉到诗人的生活环境之美,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诗人以其独到的艺术视角,将日常的雨后景色与个人情怀融为一体,创造出一个既具象征性又充满生活情趣的意境。
望中白处日争明,个是淮河冻作冰。
此去中原三里许,一条玉带界天横。
赵侯迈往隆准孙,未年五十专三城。
千里秋豪无遁情,两眼洞照如秋鹰。
何须奋髯走百吏,棠阴昼寂清如水。
年年州人吃贱米,侲子踏歌冻黎喜。
去冬苦暖未有梅,使君一笑梅花开。
夜吹平地一尺雪,留下丰年今岁回。
使星移照天西去,白鹭青原遮不住。
即随丹诏归握兰,遂持紫橐甘泉班。
石城诸峰入天半,曾随骑吹经行遍。
梅花换岁初不惊,惊报行春再出城。
官甑晨炊云子玉,兵厨夜压秦淮绿。
尚书亲饷老农夫,塞道夫须兼独速。
劝农文字不怪奇,知道尚书愁我饥。
有如山农出南溪,老稚随观韩退之。
叟携群稚稚扶叟,一生祗识茅柴酒。
尚书赐酒谁得尝,瓦盆满引无升斗。
今年好风来自东,五风十雨尧日同。
尚书归去作相公,当寄丰年书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