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第遗乡人》
《登第遗乡人》全文
宋 / 李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当年踪迹困泥尘,不意乘时亦化鳞。

为报乡闾亲戚道,如今席帽已离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ēngxiāngrén
sòng / xùn

dāngniánzōngkùnchénchéngshíhuàlín

wèibàoxiāngqīndàozhàomàoshēn

注释
当年:过去的。
踪迹:生活轨迹。
困泥尘:困顿不堪,如同泥土尘埃。
乘时:抓住时机。
化鳞:比喻地位或境遇提升。
为报:为了告诉。
乡闾:家乡邻里。
亲戚:亲人。
道:消息。
席帽:旧时社会地位较低的人常戴的帽子。
已离身:已经不再是我身份的象征。
翻译
当年的生活困顿如同泥土尘埃
没想到时运转变我也能飞黄腾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返回故乡时的复杂情感和生活变迁。开篇"当年踪迹困泥尘,不意乘时亦化鳞"两句,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诗人从困顿中脱颖而出的变化。"当年"指的是过去的艰难岁月,"踪迹困泥尘"象征着沉重的生活压力和环境障碍;"不意乘时亦化鳞"则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困境竟然也随风而逝,如同蛹变成蝶,脱胎换骨。

接着的"为报乡闾亲戚道"一句,表明诗人此行是为了向家乡和亲朋好友汇报自己的变化。这里的"报"字包含着告知、证明乃至炫耀的意味,显示了诗人对自己改变现状的一种自豪和满足。

最后,"如今席帽已离身"则是对目前状态的描述,这里的"席帽"象征着官职或学位,"离身"则意味着脱去。整句话表达的是诗人已经不再依附于这些世俗的标志,而是在精神上获得了更高层次的自由和超脱。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展现了诗人个人命运的巨大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内心世界的成长和蜕变。

作者介绍

李巽
朝代:宋

宋邵武军光泽人,字仲权。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博学能文,与王禹偁友善。为江西提点刑狱,明恕第一。后迁两浙转运使,卒于官。
猜你喜欢

郑方二君以生鹧鸪数双见贻赋诗答之·其二

岂不畏霜露,笯中且勿惊。

向南徒有意,留客枉多情。

买恨金钱少,餐愁匕箸轻。

不教怜复损,为尽对啼声。

(0)

夕向诃林承二三禅人留宿风幡堂即事赋赠得风字

解与陶潜饮,清狂即远公。

好将虎溪水,移入酒泉中。

烛秉何须月,幡吹只是风。

欲眠无醉石,为拂半床空。

(0)

元孝六十又一生日赋以为寿·其四

臣妾谁凫藻,迷途一布衣。

又嗟寒露湿,未见太阳晞。

壮发霜虽短,初心日未非。

杖乡多一岁,好待据鞍飞。

(0)

奉送吴大司马还京·其四

画船珠海动,铙吹满离声。

百粤壶浆泪,三军乳哺情。

武溪思北发,漓水怨西征。

怆别崧台下,从今望玉京。

(0)

哭汪右湘·其一

岂意黄山下,斯人不可期。

未遇方壮日,已是返真时。

玉树埋荒草,嘉莲陨碧池。

三年招手处,望断阮溪湄。

(0)

赋得失学从愚子

记诵今年少,生书问不知。

无师陶氏子,失学少陵儿。

乐有非贤父,遗安及幼时。

刘殷那得似,各授一经迟。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