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寺拖烟,山楼嵌雨,日长经院无人。
茶香竹翠,也算是前因。
兽窟山前精舍,参差处、欲断还匀。
依稀似、凫雏雁子,零乱不成群。逡巡。
思昔日,戴公故隐,往迹沉沦。
渐樱桃熟后,梅又生仁。
憔悴鬓丝禅榻,十年事、更与谁论。
空归去,数声暝磬,行过米颠坟。
水寺拖烟,山楼嵌雨,日长经院无人。
茶香竹翠,也算是前因。
兽窟山前精舍,参差处、欲断还匀。
依稀似、凫雏雁子,零乱不成群。逡巡。
思昔日,戴公故隐,往迹沉沦。
渐樱桃熟后,梅又生仁。
憔悴鬓丝禅榻,十年事、更与谁论。
空归去,数声暝磬,行过米颠坟。
这首《满庭芳》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哀愁的画面。开篇“水寺拖烟,山楼嵌雨”,以烟雾缭绕的水边寺庙和雨水浸润的山间楼宇,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显寂寥的氛围。接着“日长经院无人”一句,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寂静,仿佛时间在这里变得悠长,连僧侣也已离去,只留下空旷的经院。
“茶香竹翠,也算是前因”,这一句将自然之美与某种因果联系起来,暗示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是过去某种善行或缘分的结果。随后,“兽窟山前精舍,参差处、欲断还匀”则通过描述山前的精舍,既参差不齐又似乎在努力保持平衡的状态,暗喻人生的复杂与不易。
“依稀似、凫雏雁子,零乱不成群”运用比喻手法,将眼前的景象比作散落的鸭雏和雁子,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隐含了个体间的孤独与分散。接下来“逡巡。思昔日,戴公故隐,往迹沉沦”则是诗人对过去的回忆,提到戴公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感慨。
“渐樱桃熟后,梅又生仁”两句,通过季节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而“憔悴鬓丝禅榻,十年事、更与谁论”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年华老去的无奈与哀伤。最后,“空归去,数声暝磬,行过米颠坟”以空荡的归途、暮钟的回响和经过米颠(米芾)的坟墓,收束全词,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和对逝者的缅怀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追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