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寻桂南山至崇寿院因往灵石三首·其三》
《寻桂南山至崇寿院因往灵石三首·其三》全文
宋 / 张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山头藤断空垂子,亭下泉荒不满池。

老衲坐来知敬客,南音犹记鬼仙诗。

(0)
翻译
山顶的藤蔓已枯断,只剩下果实悬垂
亭下的泉水干涸,池塘不满水
注释
山头:指山顶。
藤断:藤蔓枯断。
空垂子:只剩下果实悬挂。
亭下:亭子下方。
泉荒:泉水干涸。
不满池:池塘没有充满水。
老衲:年老的和尚。
坐来:坐下来的时候。
知敬客:知道以礼待客。
南音:南方的音乐,可能指方言或某种传统曲调。
鬼仙诗:可能是传说中的仙人或鬼怪所作的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镈的作品,名为《寻桂南山至崇寿院因往灵石三首(其三)》。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首先,从“山头藤断空垂子,亭下泉荒不满池”两句可以感受到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心境。山头上的树木枝叶茂密,似乎要触及天空,而亭下的泉水却因年久失修而变得荒凉,无法充满整个池塘。这两种自然元素的对比,展示了时间流逝和事物沧桑变迁的情景。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

接着,“老衲坐来知敬客,南音犹记鬼仙诗”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文化素养和个人情感。老衲可能指的是一位修行者或是文人自称,而“坐来知敬客”表明诗人对待访客的态度,是一种恭敬与尊重。至于“南音犹记鬼仙诗”,则是在说诗人对于过去听过的南方音乐和鬼神之间的诗歌仍然记忆犹新。这里的“南音”可能指的是特定地区或文化背景下的音乐,而“鬼仙诗”则更多地带有超自然和幻想色彩,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深厚情感与回忆。

整首诗通过静谧的山野景象和个人内心世界的交织,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每个字词都蕴含深意,是一首融合了自然美与人文情怀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张镃
朝代:宋   号:约斋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生辰:1153—1221?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猜你喜欢

春思赠人

红粉当三五,青娥艳一双。

绮罗回锦陌,弦管入花江。

落雁惊金弹,抛杯泻玉缸。

谁知褐衣客,憔悴在书窗。

(0)

秋吟献李舍人

肠结愁根酒不消,新惊白发长愁苗。

主司傥许题名姓,笔下看成度海桥。

(0)

送杜立归蜀

迢递三千里,西南是去程。

杜陵家已尽,蜀国客重行。

雪照巴江色,风吹栈阁声。

马嘶山稍煖,人语店初明。

旅梦心多感,孤吟气不平。

谁为李白后,为访锦官城。

(0)

谢汾州田大夫寄茸毡葡萄

筐封紫葡萄,筒卷白茸毛。

卧煖身应健,含消齿免劳。

衾衣疏不称,梨栗鄙难高。

晓起题诗报,寒澌满笔毫。

(0)

游阳河岸

终日游山困,今朝始傍河。

寻芳愁路尽,逢景畏人多。

鸟语催沽酒,鱼来似听歌。

醉时眠石上,肢体自婆娑。

(0)

寄贾岛

漫向城中住,儿童不识钱。

瓮头寒绝酒,灶额晓无烟。

狂发吟如哭,愁来坐似禅。

新诗有几首,旋被世人传。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