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地东村深几许,青山窟里起炊烟。
敢嫌茅屋绝低小,净扫土床堪醉眠。
鸟不住啼天更静,花多晚发地应偏。
遥看翠竹娟娟好,犹隔西泉数亩田。
避地东村深几许,青山窟里起炊烟。
敢嫌茅屋绝低小,净扫土床堪醉眠。
鸟不住啼天更静,花多晚发地应偏。
遥看翠竹娟娟好,犹隔西泉数亩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诗人躲避尘世喧嚣,在东村深处寻找一份宁静。"青山窟里起炊烟"表明诗人选择了一个被大自然所包围的地方开始新生活,而"敢嫌茅屋绝低小,净扫土床堪醉眠"则展现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接受与享受。这里没有华丽的宫殿,只有简单的茅屋,但在这宁静的环境中,即使是最普通的睡眠也变得可贵。
接下来的两句"鸟不住啼天更静,花多晚发地应偏"描绘出一个生态平衡、自然和谐的景象。这里的时间似乎变慢了,连鸟儿也不急于歌唱,而是偶尔啼叫,增添了一份宁静;花朵也不急于开放,它们选择在晚一些的时候悄然绽放,这种偏安之感也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最后两句"遥看翠竹娟娟好,犹隔西泉数亩田"则是诗人对远处景色的观察。翠绿的竹子在远处显得格外美好,而即便隔着一片清泉和几亩田地,这份美景依旧令人心旷神怡。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传达了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大自然中找到内心平静的愿望。
谖草树北堂,雨露日蕃滋。
慈母欣有托,抚玩心独怡。
门庭日无事,鹤发明春晖。
之子念母慈,致养及良时。
朝朝具甘旨,炫耀五采衣。
再拜献春酒,泛此黄金卮。
祝母多寿考,千岁忘忧思。
岁岁对谖草,愿母长不衰。
母寿不易得,子心将何为。
谨言与慎行,战兢当自持。
显扬报母德,不使声名隳。
归哉尚努力,惜此光阴驰。
引领日相望,重来应可期。
西江有佳士,文采何陆离。
少小入庠序,所习书与诗。
兢兢循轨则,抑抑谨威仪。
顺理身逾泰,寡欲心自怡。
匪兹卜休咎,实以严操持。
天地有常运,寒暑不违时。
生人有常道,所志在秉彝。
内省苟无愧,安命复奚疑。
愚者昩厥理,蹈险去坦夷。
违天伐恒性,倒行兼逆施。
一朝罹显罚,宁复救颠危。
所以古贤圣,恳恳垂训辞。
斋居托令名,进脩诚在斯。
绩学匪空言,力行思有为。
乃者辞乡邑,吐气凌虹霓。
振衣游太学,揖让何委蛇。
及兹被宠命,筮仕固有期。
直道苟不回,志行宁有亏。
努力慎朝夕,永保期弗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