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彴斜斜度小溪,路从南畔又回西。
年时不种閒花草,世德常看旧品题。
葵茁露丛无践马,桑笼树色正鸣鸡。
田庐近接浑成趣,一卷豳风一杖藜。
略彴斜斜度小溪,路从南畔又回西。
年时不种閒花草,世德常看旧品题。
葵茁露丛无践马,桑笼树色正鸣鸡。
田庐近接浑成趣,一卷豳风一杖藜。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田园画卷。首句“略彴斜斜度小溪”,以简练之笔勾勒出一座斜斜的小桥横跨于潺潺溪流之上,画面生动,引人入胜。接着,“路从南畔又回西”,描绘了道路蜿蜒曲折,穿行于田园之间,既展现了地理环境的复杂多变,也暗示了生活的丰富多样。
“年时不种閒花草,世德常看旧品题”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尊重与传承。不浪费时间在无意义的事物上,而是注重积累和传承,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价值取向。
“葵茁露丛无践马,桑笼树色正鸣鸡”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葵花在露水的滋润下茁壮成长,未被马蹄践踏,象征着自然界的纯净与和谐;而桑树下的鸡群正欢快地鸣叫,一派祥和景象。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和谐共生的向往。
最后,“田庐近接浑成趣,一卷豳风一杖藜”将画面收束于田园生活的乐趣之中。田间农舍近在咫尺,充满生活的乐趣,诗人手执藜杖,仿佛在阅读《豳风》,享受着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明末文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传统美德的坚守与传承。
楼前流水江陵道,鲤鱼风起芙蓉老。
晓钗催鬓语南风,抽帆归来一日功。
鼍吟浦口飞梅雨,竿头酒旗换青苎。
萧骚浪白云差池,黄粉油衫寄郎主。
新槽酒声苦无力,南湖一顷菱花白。
眼前便有千里愁,小玉开屏见山色。
禁林艳裔发青阳,春望逍遥出画堂。
雨洗亭皋千亩绿,风吹梅李一园香。
鹤飞不去随青管,鱼跃翻来入綵航。
睿赏欢承天保定,遒文更睹日重光。
亭高出鸟外,客到与云齐。
树点千家小,天围万岭低。
残虹挂陕北,急雨过关西。
酒榼缘青壁,瓜田傍绿溪。
微官何足道,爱客且相携。
唯有乡园处,依依望不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