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高隐,说终南捷径,名心难绝。
惟有孙登猿鹤性,万事冷如冰铁。
不待移文,何须招隐,更鼓还山舌。
掉头去矣,鹿门重整车辙。
谁道松桂荒凉,仙人林壑,自与寻常别。
若访容成应未远,黄帝烧丹炉热。
玉女拈芝,青童捧露,却笑尘劳拙。
君归何晚,头颅早已霜雪。
从来高隐,说终南捷径,名心难绝。
惟有孙登猿鹤性,万事冷如冰铁。
不待移文,何须招隐,更鼓还山舌。
掉头去矣,鹿门重整车辙。
谁道松桂荒凉,仙人林壑,自与寻常别。
若访容成应未远,黄帝烧丹炉热。
玉女拈芝,青童捧露,却笑尘劳拙。
君归何晚,头颅早已霜雪。
这首《念奴娇·送孙无言归黄山》由清代词人汪懋麟所作,通过对孙无言归隐黄山的描绘,展现了对高洁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词中以“从来高隐”开篇,点明了主人公孙无言追求的是一种远离尘嚣、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说终南捷径,名心难绝”,则表达了在追求隐逸的同时,内心仍难以完全摆脱名利的诱惑。接下来,“惟有孙登猿鹤性,万事冷如冰铁”一句,通过类比古代高士孙登,强调了孙无言如同猿鹤般自由自在、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万事皆视若冰铁,不为世俗所动。
“不待移文,何须招隐,更鼓还山舌”,进一步描绘了孙无言归隐的决心与行动,无需他人邀请或劝说,他便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归自然,回到山林之中。这不仅体现了他的独立人格,也反映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
“谁道松桂荒凉,仙人林壑,自与寻常别”,这一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孙无言所选择的隐居之地——黄山,不仅不是荒凉之地,反而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神秘氛围,与普通人的生活大相径庭,充满了超凡脱俗的气息。
“若访容成应未远,黄帝烧丹炉热”,这里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容成和黄帝炼丹的故事,暗示孙无言所归之处可能隐藏着更多的神秘与智慧,与世间的凡尘俗事截然不同。
最后,“玉女拈芝,青童捧露,却笑尘劳拙”,通过描绘仙界景象,进一步强化了孙无言归隐生活的超脱与美好,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讽刺与不屑。
“君归何晚,头颅早已霜雪”,则是对友人归隐迟来的感慨,暗含了对时光流逝、岁月不待人的无奈与惋惜。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