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登潇洒阁,共坐听松风。
异骨癯僧健,多魔老守穷。
是身终有死,何物不成空。
岂料龙钟老,题诗先哭公。
几登潇洒阁,共坐听松风。
异骨癯僧健,多魔老守穷。
是身终有死,何物不成空。
岂料龙钟老,题诗先哭公。
这是一首表达对逝者的哀悼和追念之情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与故人共度时光的情景,来表达自己的哀伤之情。
"几登潇洒阁,共坐听松风" 这两句设定了一个宁静自然的场景,诗人与川无竭禅师曾多次一同登上高阁,坐在那里聆听松林中的风声。这种环境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也反映出诗人与禅师之间精神上的契合。
"异骨癯僧健,多魔老守穷" 这两句则用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了川无竭禅师的形象。"异骨"暗示禅师有着不凡的修为和境界;"癯僧"形容其神态非凡,可能是指禅师有一副瘦弱或特殊的体态;"健"字则表明禅师身体健康,或许也寓意其精神上的坚韧;而"多魔老守穷"则可理解为禅师修行时对各种诱惑和挑战的抵抗与坚持。
"是身终有死,何物不成空。岂料龙钟老,题诗先哭公" 这两句是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强调了所有生灵最终都会面临死亡这一事实,而"何物不成空"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无常的哲理。在这个基础上,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川无竭禅师去世的不忍直视和哀伤之情。"岂料龙钟老"中的"岂料"意味着出乎意料,而"题诗先哭公"则是诗人在写下这首诗之前,先沉浸于对川无竭禅师的思念与悲泣中。
总体来说,这是一首充满了哲理思考和个人情感的悼念之作。通过对逝者生前情景的回忆和生命易逝的深刻感悟,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朋友去世的哀痛,以及对其精神遗产的缅怀。
天子坐法宫,诏书下江东。
懿此嘉遁士,蒲车赴丘中。
褐衣入承明,朴略多古风。
直道侍太子,昌言沃宸聪。
嵓居四十年,心与鸥鸟同。
一朝受恩泽,自说如池龙。
乞骸归故山,累疏明深衷。
大君不夺志,命锡忽以崇。
旭旦出国门,轻装若秋蓬。
家依白云峤,手植丹桂丛。
竹斋引寒泉,霞月相玲珑。
旷然解赤绶,去逐冥冥鸿。
知君儒服贵,綵绣两相辉。
婉婉成名后,翩翩拥传归。
江深烟屿没,山暗雨云飞。
共待酬恩罢,相将去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