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望断高城柳。天长不忍重回首。寄与剡溪藤。
传君无尽灯。金盘怀簇燕。门掩春风院。
吟罢海棠诗。入山人已非。
七年望断高城柳。天长不忍重回首。寄与剡溪藤。
传君无尽灯。金盘怀簇燕。门掩春风院。
吟罢海棠诗。入山人已非。
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词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段离别后的思念之情。"七年望断高城柳",开篇即传达出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长久期盼与思念,七年时光里,他只能望着高高的城楼上的柳树,寄托着无尽的相思。
"天长不忍重回首",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忧虑,天长地久的分离让他难以再次面对那些曾经的场景。接下来的"寄与剡溪藤,传君无尽灯",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思念之情寄托于剡溪边的藤蔓和永不熄灭的灯光,寓意着对心上人的深深挂念。
"金盘怀簇燕,门掩春风院",画面转向室内,金盘盛满食物,似乎在等待归人,而门外春风拂过,庭院静寂,暗示着主人的孤独和期待。最后两句"吟罢海棠诗,入山人已非",诗人借吟咏海棠诗来抒发内心变化,表达自己在时光流转中已经不再是当初的模样,暗示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沧桑。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含蓄,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展现了主人公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对爱情的执着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