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身如传舍,富贵同过客。
齿发日夜衰,悲哉卵投石。
幽人卧林下,沆瀣餐竟夕。
应笑兰亭游,回头已陈迹。
是身如传舍,富贵同过客。
齿发日夜衰,悲哉卵投石。
幽人卧林下,沆瀣餐竟夕。
应笑兰亭游,回头已陈迹。
这首诗以韦苏州的韵律,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人将自身比作旅途中歇脚的驿站,无论富贵还是贫贱,都如同过客般短暂,暗示了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主题。通过“齿发日夜衰”一句,诗人描绘了岁月无情,青春易逝的现实,而“悲哉卵投石”则进一步强化了生命脆弱、时光易逝的哀愁。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一幅隐士在林下静卧,与清露共餐的宁静画面。“幽人”二字,既指出了隐士的身份,也暗含了诗人内心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沆瀣餐竟夕”,诗人不仅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也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疏离感。
最后,“应笑兰亭游,回头已陈迹”两句,借用了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典故,讽刺了文人雅士聚会的短暂与虚幻,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自然的永恒,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白日午未倾,野火烧青昊。
蝇母识残腥,寒唇聚秋草。
海门不可测,练气白于捣。
望之远若迟,少焉忽如扫。
阴风噫大块,冷艳拦长岛。
怪沫一何繁,水与水相澡。
玩弄狎鬼神,去来准昏晓。
何地无恢奇,焉能尽搜讨。
驱车出郭门,行行憩逆旅。
童仆相为言,有客驰马去。
云追南行者,昨已请严旨。
闻之一惊叹,我罪以何抵。
边陲奄然丧,谋国者谁子。
舍彼逋逃臣,苛此章句士。
士固各有志,进退绰然耳。
不闻盛明朝,罪士以鞭箠。
吾观长安中,纵横曳朱紫。
云台逞高议,意气一何侈。
但恃虏不来,来亦竟无恃。
吾侪藜藿人,敢云肉食鄙。
进既不求荣,退则如脱屣。
会当翔冥鸿,何乃嚇腐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