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竹萧萧翠凤然,炉香沦寂入初禅。
从今乞与新凉睡,秋雨虚堂五百年。
梧竹萧萧翠凤然,炉香沦寂入初禅。
从今乞与新凉睡,秋雨虚堂五百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首先,“梧竹萧萧翠凤然”一句,以“梧竹”作为主体,通过“萧萧”和“翠凤然”两个形容词,生动地描绘了梧桐和翠竹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姿态,仿佛是大自然中的一曲轻柔乐章,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炉香沦寂入初禅”,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静谧的氛围,炉香的袅袅升起,与周围的寂静融为一体,仿佛引导着人进入一种内心的平静状态,达到了初禅的境界,即心灵的最初层次的宁静。最后,“从今乞与新凉睡,秋雨虚堂五百年”,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得心灵的安宁与休息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仿佛这宁静的场景可以永恒不变,如同秋雨中的空堂,历经五百年仍能保持其宁静之美。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感受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与内心平和的追求与向往。
我识夫人夫,朝衫托京国。
继遇夫人弟,幅巾江水北。
自始逮今玆,春秋三十易。
当时谈宴末,偶及中闺德。
仪容黯终掩,吾友亦远隔。
遥想琴瑟哀,与彼同生戚。
徒存四尺纸,绘作镫火夕。
慈母如师严,雒诵殷四壁。
图中最稚儿,玉立今八尺。
挂席出彭蠡,就我同书策。
万卷容可收,熊丸不复得。
我闻画阏氏,泣涕甘泉侧。
憬彼休屠子,忠孝汉庭则。
何况传经家,不匮名当赫。
又闻悲思者,不可为太息。
怜吾失母雏,丱发初覆额。
奄垂二十年,感伤衰鬓白。
日落未落东皋黄,摇风欲静千丝杨。
榆筴雨后村坞凉,泽中草长人微茫。
牛从杂遝老㹀将,㓨促或走或羊望。
或掉尾立衔藏莨,牛背短箠二尺强。
握坐者牧舟树樯,或来以笛吹其旁。
据牛横坐如胡床,后有蓬发趋踉蹡。
前有招之右袂张,首伏牛后尻前昂。
二人蓑薜行驱羊,掀笠偃背丫髻长。
其一纠笠风中飏,林木度尽横陂塘。
前村暝色寒苍苍,一人先俟牛宫旁。
绕宅榆柳青苍筤,老翁饱腹饭黄粱。
出携幼稚嬉徜徉,少妇机杵鸣东厢。
人生正可知䢉桑,春夏耕牧秋筑场。
不见臧谷羊皆亡,嗟哉此画真吾乡。
寒江湛澄澈,华月辉相鲜。
乘流载尊俎,泻影发楼船。
翠巘合杳霭,兰皋带长烟。
万艘杂灯火,千门纷管弦。
飞盖揽崇堞,辍棹回前川。
曾经故宫里,为照荒台边。
情非乌栖夜,迹是鹿游年。
登高与临水,行乐并悽然。
张子别我黄鹤楼,飘然骑鹤归扬州。
驾言返吾初服去,安得为此斗粟留。
君不见嵇生疏散长卿慢,不善希世称巧宦。
献玉明时秖自悲,投珠昏夜遭人盼。
闻说淮南桂树芳,澄湖一曲似沧浪。
莫须北阙徵书下,自许东山隐兴长。
傲吏缅开径,隐侯始卜郊。
翔圃从艺术,抱瓮至终朝。
荷锸带缃帙,流观咏楚骚。
充庭缉萧艾,偃户翳蓬蒿。
薋菉一何秽,毋俾溷申椒。
芟蕴不及根,滋蔓将盈条。
弱龄砥姱行,束发就嘉招。
纫佩跻兰省,袨服立熙朝。
君子节弥亮,小人道自消。
搴芳命良友,抒藻振长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