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蔡少府之阳武》
《送蔡少府之阳武》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君归寒食后,犹及县中花。

趋府具茨野,鸣鞭博浪沙。

大河秋色外,使者白云槎。

岂不劳行役,风尘见岁华。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送蔡少府之阳武》。诗中描绘了友人蔡少府即将前往阳武县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旅途的关切。

首句“君归寒食后”,点明了友人蔡少府在寒食节之后返回,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与清明节相连,此时节气已入春末夏初,万物复苏,景色宜人。此句既交代了时间背景,也暗示了友人归来时的季节氛围。

“犹及县中花”一句,通过“犹及”二字,表达了对友人能够欣赏到阳武县内美景的羡慕和祝福。这里的“县中花”不仅指自然界的花卉,也暗含了对友人旅途中的美好体验的期待。

接下来,“趋府具茨野,鸣鞭博浪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动词和地点,描绘了友人前往阳武县的行程。通过“趋府”、“具茨野”、“鸣鞭”、“博浪沙”等词语,不仅展现了友人旅途的动态美,也体现了其急切的心情和对未知旅程的好奇与期待。

“大河秋色外,使者白云槎”则将视角拉远,以大河和白云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壮丽的景象。这里的大河可能是指黄河,秋天的景色与使者(即友人)的形象相映成趣,赋予了画面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象征意义。

最后,“岂不劳行役,风尘见岁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旅途劳顿的关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劳行役”和“风尘”这两个词组,形象地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与疲惫,同时也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时光的宝贵。这两句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也有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旅途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洪厓桥

澄江如练碧悠悠,一色芦花覆远洲。

无尽春天归雁急,月明寒影不曾留。

(0)

次韵马伯庸少监四首·其四

太平知永日,渐老惜芳晨。

论说惭孤学,推扬负相臣。

退思常感慨,拜赐每逡巡。

郊薮多閒地,馀生托凤麟。

(0)

东坡墨竹

扁舟忆上浣花溪,风雨横江万竹低。

石室归来秋似水,峨眉相对醉如泥。

春雷翻石蛟龙起,夕照穿林鸟雀栖。

二老何年重会面,为挥浓墨写凄迷。

(0)

抚郡天宁明极觉讲主陪敬斋监郡奉祠华盖特有高咏三读敬叹仆偶共清游辄复次韵衰退不工聊资笑粲

三峰宫殿接新桥,十月长斋陟翠峣。

朝步仍垂苍玉佩,登歌还引紫琼箫。

千枝绛蜡连虹贯,五色香云向日飘。

赖有高人陪后乘,轻清诗句似参寥。

(0)

次韵陈溪山棕履二首·其一

解舄还上方,归山据枯槁。

禁足结僧夏,陈编谢探讨。

隐几或过昼,凝尘遂忘扫。

行庭不见人,谁或践生草。

实由筋力衰,无复驰走好。

前年当此时,严召出城早。

追度龙门水,赐见沙领道。

鼎湖忽踰年,始克罢趋造。

感君素履咏,幽贞可长保。

番番茹芝人,长歌岂知老。

(0)

题李溉之学士湖上诸亭·其三漏舟

春水如天上,秋潭见月中。

如何列禦寇,犹欲待泠风。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