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亭女儿坐可怜,今年同上采莲船。
妾心恰是荷心苦,只食么荷不食莲。
僻亭女儿坐可怜,今年同上采莲船。
妾心恰是荷心苦,只食么荷不食莲。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竹枝词中的形象,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画面感。
“僻亭女儿坐可怜”,开篇以“僻亭”点明环境的偏远与幽静,一个“坐”字,仿佛能让人感受到女子独自坐在亭中那份淡淡的寂寞与哀愁。“可怜”二字,既是对女子处境的同情,也暗含了对美好事物被忽视的惋惜。
“今年同上采莲船”,转而描述女子的生活场景,她与他人一同乘坐着采莲的船只,似乎在忙碌与欢愉中寻求生活的乐趣与寄托。这一句通过“同上”二字,展现了女子与他人的互动,以及她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
“妾心恰是荷心苦”,诗人巧妙地将女子的心比作荷心,荷心的苦涩象征着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这里的“苦”不仅指荷心的自然属性,更深层地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忧郁与挣扎,或许是对命运的无奈,或是对某种情感的渴望与得不到的痛苦。
“只食么荷不食莲”,最后两句以女子的选择为喻,表明她宁愿选择苦涩的荷叶,也不愿轻易接受甜美的莲花。这里“么荷”与“莲”的对比,寓意深刻,既反映了女子性格的坚韧与独立,也暗示了她对于爱情或生活选择的坚持与决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身处特定情境下的女子形象,她的内心世界丰富而复杂,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自我保护。诗中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情感表达更为深沉,读来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