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村居漫兴三首·其三》
《村居漫兴三首·其三》全文
清 / 秦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笔床茶灶自徘徊,百级云梯志已灰。

泄柳闭门非傲物,恐教俗客足音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乡村中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笔床茶灶自徘徊”,生动地展现了隐士的生活场景,他独自一人,或坐于笔床旁,或围坐在茶灶边,悠然自得,仿佛在思考着什么,又或是享受着片刻的宁静。这里的“徘徊”二字,既表现了隐士行动的自由自在,也暗示了他在精神上的游离与深思。

接着,“百级云梯志已灰”一句,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功名利禄的淡漠。他不再追求那象征着权力与地位的“云梯”,而是将志向转化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这不仅是对个人理想的放弃,更是一种对世俗价值观的超越。

“泄柳闭门非傲物”则进一步解释了前句的含义。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如同泄柳般低调地关闭门户,拒绝与外界的纷扰接触,表明了他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并非是对事物的傲慢,而是对自我心灵世界的坚守与保护。

最后,“恐教俗客足音来”表达了诗人对于可能打破这份宁静的担忧。他害怕那些世俗之人的造访会打扰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反映出他对纯净生活的珍惜与守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内心世界纯净的渴望。它不仅是一幅乡村生活的画卷,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体现了清末文人对于传统价值观的坚守与反思。

作者介绍

秦燮
朝代:清

秦燮,字廷羹,号湄村,今无锡市惠山区斗门人。道光壬午举人,栋选知县,改国子监学正。尝修杨家圩、万寿桥,为一乡禦灾捍患。著有《自怡吟草》等。
猜你喜欢

接林至山陆春岩大梁来书却寄二首·其一

握别俄惊十九年,梁园觞咏聚群仙。

如云往事经千劫,望月他乡各一天。

同调何堪嗟契阔,衰年更觉意缠绵。

春风万里来芳讯,喜极翻疑梦里传。

(0)

题谢孝子侍疾图

小人有母病不已,十载之中时卧起。

延求仓扁两三人,蔘苓供奉寻常例。

展拜公图愧何似,如公方足为人子。

衣不解带十八年,十八年如一日耳。

一日之中十二时,十二时中泪不止。

愁容又怕阿娘知,笑语温和慰母慈。

评量药物公知医,护持寒暑亦易为。

最难曲折细微处,有病还如未病时。

阿娘之心最痛儿,见儿劳瘁心伤悲。

夜深人静驱儿睡,公谓阿娘儿不疲。

打叠精神颜色怡,形影何能片刻离。

疾苦渐忘阿娘喜,公言子职当如是。

妙手何来老画师,传神都在丹青里。

丹青传出孝子心,画工声价重黄金。

此图抵得孝经读,披图尤使泪满襟。

呜呼噫嘻悲乎哉,今之孝者吾知矣。

棒檄而喜曰显扬,婢仆趋承奉甘旨。

自谓能养类如斯,惜哉未见公此纸。

安得图形千万张,仰瞻遗范遍闾里。

(0)

感事·其三

忆从庚子肇兵端,膏血民间吸已完。

白刃盟坛要约易,黄金土块铸成难。

欲惩贪墨提中饱,先责清廉到上官。

我本局中今局外,公鸡无膳一心安。

(0)

过昆山怀顾宁人先生

一代高才孰比伦,不歆庑祀亦千春。

两朝革命怀孤愤,四海论交总逸民。

塞上风云惊王气,关中田宅爱秦人。

儒林文苑兼专席,休认名贤是隐沦。

(0)

续伤春词六首·其一

新诗赋罢意犹赊,欲遣愁肠泪转加。

早识昙云能幻影,不如苌楚乐无家。

黑霜乱扑宜男草,红雨横吹侍女花。

叹我恩情同纸薄,一春辜负好韶华。

(0)

庚辰岁暮杂感示谢小渔孝廉四首·其三

长夜沉沉思百端,家书何处报平安。

巢居蚊睫休嫌窄,梦绕牛衣幸耐寒。

诗到和平可以怨,事非阅历不知难。

美人嫁后风流减,错把当年玉面看。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