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董正字归觐毗陵》
《送董正字归觐毗陵》全文
唐 / 无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暂辞雠校去,未发见新鸿。

路入江波上,人归楚邑东。

山遥晴出树,野极暮连空。

何以念兄弟,应思洁膳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dǒngzhèngguījìnlíng
táng /

zànchóuxiàowèijiànxīn鸿hóng
jiāngshàngrénguīchǔdōng

shānyáoqíngchūshùliánkōng
niànxiōngyìngjiéshàntóng

注释
暂辞:暂时告别。
雠校:校对,这里指繁琐的工作。
新鸿:新飞来的鸿雁,常寓意书信或离别。
路入:道路延伸进。
江波:江面上的波浪,代指江面。
楚邑:楚地的城邑,泛指南方地区。
山遥:遥远的山。
晴出树:晴天时山上的树木清晰可见。
野极:旷野的尽头。
暮连空:傍晚时分与天空相接。
何以:为何。
念兄弟:思念兄弟们。
洁膳:洁净的饭食。
同:一起,共同。
翻译
暂时告别繁琐校对离开此地,还未启程就已看见新飞的鸿雁。
道路沿着江面伸展,人们归向楚地的东方。
远山在晴朗中露出树木的身影,旷野无垠,傍晚时与天空相连。
为何会思念兄弟?应当是在想一同享用洁净的餐食之时。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无可的作品,名为《送董正字归觐毗陵》。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远去亲友的思念之情。

开篇“暂辞雠校去,未发见新鸿”两句,描绘出行者即将离开但尚未启程的情景,其中“雠校”通常指的是朋友或同僚聚会的地方,“新鸿”则是比喻远方来往的书信。在这里,诗人通过未能收到来自远方的消息这一点,表达了对即将离别之人的不舍。

接着,“路入江波上,人归楚邑东”两句,则描写了行者渐行渐远,路过波涛的江面,而诗人自己则是回到位于楚地的东邑。这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了离别的情景,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怀念之情。

中间,“山遥晴出树,野极暮连空”两句,用鲜明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山在远处透过晴朗的天气显现其形,田野在傍晚时分与辽阔的天空相连。这两句不仅仅是景物的写照,更是诗人情感的一种外化,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孤寂与开阔。

最后,“何以念兄弟,应思洁膳同”两句,则直接流露出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兄弟”虽未必指实际上的手足,但它代表了一种深厚的情谊。而“洁膳”一词,常用来比喻清廉和高尚,表明了诗人对于共同生活过、品行高洁的人员的怀念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摹,以及对离别之人的深切思念,展现了一种淡远而不失温婉的情感氛围。

作者介绍

无可
朝代:唐   籍贯:范阳(今河北涿州)

无可,唐代诗僧,俗姓贾,范阳(今河北涿州)人,贾岛从弟。少年时出家为僧,尝与贾岛同居青龙寺,后云游越州、湖湘、庐山等地。大和年间,为白阁寺僧。与姚合过往甚密,酬唱至多。又与张籍、马戴等人友善。无可攻诗,多五言,与贾岛、周贺齐名。亦以能书名,效柳公权体。 
猜你喜欢

怀陈司马孔震·其四

五湖曾是学鸱夷,到处轻赍任所之。

安得云窝陪杖屦,钧天乐奏自明时。

(0)

桃叶渡别顾君友

酒满秦淮花满楼,春风吹动木兰舟。

不知陌上千条柳,曾绾离人一片愁。

(0)

送金开府还武林·其二

八载纾南顾,重臣两鬓丝。

艰危满眼急,牢落寸心知。

雁度惊风冷,帆摇带雪迟。

五湖烟月好,长啸学鸱夷。

(0)

菩萨蛮·其二和韵

珊瑚枕畔钗欹凤。流莺啼破红窗梦。睡起倚妆楼。

飞花点点愁。绿波江上水。流迸离人泪。

脉脉背阑干。颦眉低远山。

(0)

思越人.松江暮泊,师范仲立

际海潮痕入浦流。接山松翠傍舟浮。

鲈鱼买得知霜近,樱笋餐时忆夏游。

来越角,望吴头。雁声千里劝寻秋。

蓬窗卧听红箫拍,第四桥边尚几楼。

(0)

徐杭舟中

朔风起林莽,凛冽吹人衣。

归舟日将夕,但见黄叶飞。

卧看水中影,绿树还依依。

波旋影零乱,荡漾烟痕微。

遥天积层雪,远山衔落晖。

寒鸦没平野,群鸭归村扉。

寓目即成趣,当此心忘机。

有客荷樵立,吾为歌采薇。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