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事·其三》
《感事·其三》全文
清 / 张洵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忆从庚子肇兵端,膏血民间吸已完。

白刃盟坛要约易,黄金土块铸成难。

欲惩贪墨提中饱,先责清廉到上官。

我本局中今局外,公鸡无膳一心安。

(0)
鉴赏

这首诗《感事(其三)》由清代诗人张洵佳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与忧虑。

首句“忆从庚子肇兵端”,开篇即以庚子年作为背景,庚子年指的是1900年,这一年爆发了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暗示了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接下来的“膏血民间吸已完”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将战争的残酷与人民的牺牲凝练为“膏血”这一形象化的表达,凸显了战争对民众的伤害。

“白刃盟坛要约易,黄金土块铸成难”两句,对比鲜明,前句描述的是战场上轻易达成的盟约,后句则揭示了和平与财富的来之不易,通过“白刃”与“黄金土块”的对比,强调了和平与物质财富的珍贵,以及获取它们的艰难过程。

“欲惩贪墨提中饱,先责清廉到上官”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腐败问题的关注。这两句指出,想要打击官场中的贪污行为,首先需要官员们自身保持廉洁,从上层做起,才能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蔓延。

最后,“我本局中今局外,公鸡无膳一心安”两句,诗人自述身份的变化,从亲身经历社会问题的“局中人”转变为“局外人”,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无奈与反思。同时,以“公鸡无膳”比喻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依然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道德坚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责任的深切关注,以及在复杂社会环境下的个人立场和道德追求。

作者介绍

张洵佳
朝代:清

字少泉,又字瑞生。同治癸酉优贡,历署河南上蔡,宁陵陈留县知事,升用直隶州知州。著有《爱吾庐诗钞》。先生诗宗香山,为人朴讷谨愿,胸无城府。严取与,辨义利,交久益敬。乡里后进有一才一艺者,必为之揄扬不置。需次汴垣,兼藉课徒自给,春秋榜发售者踵接。徐东海相国、朱古薇侍郎其尤著者也。宰上蔡日,终日堂皇,清理狱讼,不三月,囹圄一空。宁陵亦然。调署陈留二年,学道爱人,宽猛相济,政绩尤著。先生五十书怀诗有“两载民情水乳融”之句。年五十一,即自劾旋里。春秋佳日,惟与二三知已饮酒赋诗,不问门以外事,时论高之。
猜你喜欢

怀人.龚定庵

海内文章伯,周南太史公。

百年真健笔,垂老惜飘蓬。

兀傲原宜隐,苍凉只送穷。

太玄有知己,端可慰扬雄。

(0)

秋杪雨中过凤池园

听雨思移竹,看云忆种瓜。

短垣新旧叶,荒圃浅深花。

地僻方征战,天寒未室家。

吴侬嬉岁晚,米价似泥沙。

(0)

江梅

泽国荒城暮,岁寒谁问津。

沧江满风雪,犹自一枝春。

孤影澄波媚,疏烟澹月皴。

遥天何处寄,恐触怒蛟鳞。

(0)

杂咏·其一

无盐见西子,詈彼工诲淫。

世主受其愚,谓抱松柏心。

招之入后宫,妒宠恐不深。

妖情污白璧,利口铄黄金。

承恩不在貌,矧复遭陵侵。

精卫空悲号,填海称冤禽。

(0)

杂诗·其一

初日浴咸池,翱翔扶桑间。

魂魄荡元气,苍茫摇天关。

火龙喷赤血,出没游黄湾。

遂使阳和散,焕然遍尘寰。

愿挽羲和鞭,驰逐开心颜。

古来有十日,代出相往还。

千年沧海头,烧破蓬莱山。

所以古夷羿,仰射雕弧弯。

我欲一揽之,惜哉不可攀。

(0)

酬子寿见怀·其二

秋迥孤云倦,山深暮雨多。

经年忍留滞,良会惜蹉跎。

契阔劳传语,优游暂养疴。

春波动江汉,命棹傥来过。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