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从庚子肇兵端,膏血民间吸已完。
白刃盟坛要约易,黄金土块铸成难。
欲惩贪墨提中饱,先责清廉到上官。
我本局中今局外,公鸡无膳一心安。
忆从庚子肇兵端,膏血民间吸已完。
白刃盟坛要约易,黄金土块铸成难。
欲惩贪墨提中饱,先责清廉到上官。
我本局中今局外,公鸡无膳一心安。
这首诗《感事(其三)》由清代诗人张洵佳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与忧虑。
首句“忆从庚子肇兵端”,开篇即以庚子年作为背景,庚子年指的是1900年,这一年爆发了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暗示了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接下来的“膏血民间吸已完”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将战争的残酷与人民的牺牲凝练为“膏血”这一形象化的表达,凸显了战争对民众的伤害。
“白刃盟坛要约易,黄金土块铸成难”两句,对比鲜明,前句描述的是战场上轻易达成的盟约,后句则揭示了和平与财富的来之不易,通过“白刃”与“黄金土块”的对比,强调了和平与物质财富的珍贵,以及获取它们的艰难过程。
“欲惩贪墨提中饱,先责清廉到上官”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腐败问题的关注。这两句指出,想要打击官场中的贪污行为,首先需要官员们自身保持廉洁,从上层做起,才能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蔓延。
最后,“我本局中今局外,公鸡无膳一心安”两句,诗人自述身份的变化,从亲身经历社会问题的“局中人”转变为“局外人”,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无奈与反思。同时,以“公鸡无膳”比喻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依然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道德坚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责任的深切关注,以及在复杂社会环境下的个人立场和道德追求。
初日浴咸池,翱翔扶桑间。
魂魄荡元气,苍茫摇天关。
火龙喷赤血,出没游黄湾。
遂使阳和散,焕然遍尘寰。
愿挽羲和鞭,驰逐开心颜。
古来有十日,代出相往还。
千年沧海头,烧破蓬莱山。
所以古夷羿,仰射雕弧弯。
我欲一揽之,惜哉不可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