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无所仰庇,朝廷无所稽疑,斯文化为异端,学者至于用夷,四顾茫然,及今而世将此惧;
山见终南之高,水见黄河之深,听其议论宏辩,观其容貌秀伟,九原可作,微公则吾谁与归。
赤子无所仰庇,朝廷无所稽疑,斯文化为异端,学者至于用夷,四顾茫然,及今而世将此惧;
山见终南之高,水见黄河之深,听其议论宏辩,观其容貌秀伟,九原可作,微公则吾谁与归。
此挽联以沉痛之情,悼念张之洞。上联描绘了张之洞在政治、学术领域的卓越贡献,赤子之心无处依托,朝廷无法质疑其学问,却因引入西方学说而被视为异端,处境艰难。下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如终南山的高峻、黄河的深邃,隐喻张之洞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同时,赞扬其议论宏辩、容貌秀伟,表达了对其人格魅力的敬仰。最后,以“九原可作,微公则吾谁与归”表达对张之洞的深切怀念,意即若非张之洞,自己将与谁共事或归依。整体情感深沉,对张之洞的评价极高。
罢官不乐,画帘暮卷空江雨。无绪。
忆罨画溪头有人住。阶前濯莽合,屋后虬梅古。
传语。问彊饭、还能著书否。使君足下,别后难行路。
嗟带甲满乾坤,只有儒生误。昨已废书,行将学贾。
市上屠牛,山中射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