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丝烛泪多如雨,捣尽了、月中孀杵。
镜听拟来朝,私卜帘前语。
坐深裙子红都去,早又是、三通谯鼓。
谈解小郎围,权拔钗为麈。
丝丝烛泪多如雨,捣尽了、月中孀杵。
镜听拟来朝,私卜帘前语。
坐深裙子红都去,早又是、三通谯鼓。
谈解小郎围,权拔钗为麈。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深夜思念之情的细腻情感。通过“丝丝烛泪多如雨”这一句,诗人巧妙地将烛泪与雨滴相比较,形象地展现了夜晚的寂静与女子内心的愁绪。接着,“捣尽了、月中孀杵”一句,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哀伤的氛围,仿佛月中的捣衣声,更添了几分凄凉。
“镜听拟来朝,私卜帘前语。”这两句则表达了女子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她对着镜子倾听,想象着明天与心上人相见时的情景,心中充满了甜蜜与不安。而“坐深裙子红都去,早又是、三通谯鼓。”则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等待的煎熬,裙子的颜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褪去,而谯鼓的三通声却提醒着她,又是一个漫长的夜晚。
最后,“谈解小郎围,权拔钗为麈。”这两句以幽默的方式,展现了女子对心上人的依赖与爱意,即使是在闲聊中也能解围,甚至可以将自己的发钗作为谈话的道具,生动地刻画了两人之间温馨而又略带调皮的互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既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也有对现实孤独的深刻感受,情感丰富,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
河桥别柳减春条,隔浦挐音听已遥。
千里羹莼誇敌酪,满池滮稻欲鸣蜩。
东风楚岸神灵雨,残月吴波上下潮。
如吊湘累搴香若,秋江斜日驻兰桡。
馀子纷纷气可吞,青霄万里合孤骞。
藻芹池冷三年客,丝竹堂高几世孙。
前辈修名似山斗,斯文清气在乾坤。
故人要路如相问,为说苍苔独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