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竹翛翛称客居,有时挟筴自观鱼。
为儒老入他州籍,怀古幽探异穴书。
日暮碧云归已晚,岁寒青桂看如初。
文章自古多憎命,狗监无劳诵子虚。
水竹翛翛称客居,有时挟筴自观鱼。
为儒老入他州籍,怀古幽探异穴书。
日暮碧云归已晚,岁寒青桂看如初。
文章自古多憎命,狗监无劳诵子虚。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林景熙在异地作客的生活情景。"水竹翛翛称客居",以清幽的水边竹林寓居,流露出诗人淡泊的心境。"有时挟筴自观鱼",闲暇时带着书籍,独自欣赏鱼儿游弋,体现了他的雅兴和对自然的亲近。
"为儒老入他州籍",诗人年事已高但仍保持着读书人的身份,远在他乡任职。"怀古幽探异穴书",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怀念和对知识的探索,体现出浓厚的文化情怀。
"日暮碧云归已晚,岁寒青桂看如初",傍晚时分,诗人望着远方的碧云,感叹时光流逝,但对青桂的欣赏始终如一,寓意着对美好品德的坚守。
最后两句"文章自古多憎命,狗监无劳诵子虚",诗人感慨自古文人多命运坎坷,不必像那些只为迎合权贵的“狗监”(指侍读之官)那样去吟诵华丽空洞的文章,流露出对文学真实性和个人操守的坚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学问和坚守人格的精神风貌。
这炷名香,天然清秀,生于象帝之先。
金炉焚处,袅袅起祥烟。
不是沉檀乳降,亦不是、四和龙涎。
括来献,先贤后化,五祖大罗天。
此香灵妙处,遍周法界,气味真全。
开人鼻窍,入至通玄。
愿八荒四海,同沾至化,道气绵绵。
从今后,一人有庆,万万余年。
林泉养素拙。放落魄、慵居世缘绝。志如铁。
翛然处、一味真欢杂说。
日逍遥,野鹤岩畔为道侣,松轩下、沉烟犹未歇。
夜深独听孤猿,高峰上叫明月。
他年功成行满,驾祥云、直至瑶池仙阙。个时节。
神游自有鸾鹤迎接。舞空碧。仙仗飘飘来迎竭。
桃源会、琼林方信别。到此无限逍遥,作蓬莱客。
白云渺何许,目断楚江天。
悲风大河南北,跋涉几山川。
手线征衫尘暗,雁足帛书天阔,恨入短长篇。
青镜晓慵看,华发早盈颠。叹流光,真逝水,自堪怜。
明年屈指半百,勋业愧前贤。
霄汉骖鸾无梦,桑梓归耕有计,醉且付高眠。
寄谢鹿门老,待我共谈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