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绾同心篆。趁明蟾、良宵二八,芳梅初绽。
绣仗纱笼行婀娜,是处笙歌凤管。
正璧月、琼枝潋滟。
迎得青溪人似玉,喜璇闰、合卺鸳鸯宴。
红烛底、人争看。萧郎自是神仙眷。
倚屏山、衣香钏韵,几回偷盼。
恼乱灯花摇不定,斜映檀腮半面。
听莲漏、穿花三转。
明日绿窗拈彩笔,对芙蓉、商略眉深浅。
携翠袖、整金钿。
香绾同心篆。趁明蟾、良宵二八,芳梅初绽。
绣仗纱笼行婀娜,是处笙歌凤管。
正璧月、琼枝潋滟。
迎得青溪人似玉,喜璇闰、合卺鸳鸯宴。
红烛底、人争看。萧郎自是神仙眷。
倚屏山、衣香钏韵,几回偷盼。
恼乱灯花摇不定,斜映檀腮半面。
听莲漏、穿花三转。
明日绿窗拈彩笔,对芙蓉、商略眉深浅。
携翠袖、整金钿。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月下佳人共度良宵的浪漫景象。"香绾同心篆"象征着新人之间的爱情誓言,"趁明蟾、良宵二八,芳梅初绽"点明了佳期正值元宵佳节,梅花吐艳,气氛温馨。"绣仗纱笼行婀娜,是处笙歌凤管"写出了婚礼队伍的华丽与热闹,音乐悠扬。
"迎得青溪人似玉,喜璇闰、合卺鸳鸯宴"赞美新娘如玉般美丽,新婚之夜的合卺宴寓意着美满和谐。"红烛底、人争看"描绘了众人对新人的羡慕和祝福。接下来的词句转向了新郎新娘之间的情感交流,"萧郎自是神仙眷"赞美新郎如同神仙眷侣,"倚屏山、衣香钏韵,几回偷盼"细腻地刻画了他们私下的甜蜜互动。
"恼乱灯花摇不定,斜映檀腮半面"通过灯花的摇曳和新娘的娇羞,营造出温馨而醉人的氛围。"听莲漏、穿花三转"进一步渲染夜晚的宁静,暗示时间的流逝。最后,词人祝愿新人婚后生活如诗如画,"明日绿窗拈彩笔,对芙蓉、商略眉深浅"预示着未来的夫妻生活充满情趣和智慧,"携翠袖、整金钿"则以动作描绘出新娘准备迎接新的一天的场景。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以元宵佳节为背景,赞美新人婚姻美满,情感丰富的词作,展现了清朝词人李佩金的细腻情感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山中人笑云来去,几度欲留留不住。
一片西兮一片东,为谁挂在青松树。
有时卷,不论高低并近远。
有时舒,南北西东满太虚。
本自无心休问迹,悠扬散漫随风力。
白衣苍狗任纵横,返寂还空何处觅。
却恐山中云笑人,区区未免走红尘。
但能放下便安乐,所以长将云喻身。
日本师僧皆可喜,不惮鲸波千万里。
捐躯为法到南方,如此出家今有几。
苦参的是禅家流,密證潜符更奇伟。
从来佛祖是生冤,肯认山河为自已。
五千馀卷纸上语,却笑痴蝇钻未已。
自家宝藏无一物,尽大地人提不起。
年穷腊尽归去来,东风入律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