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其四杨惠之塑维摩像》
《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其四杨惠之塑维摩像》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古风

金粟如来瘦如腊,坐上文殊秋月圆。

法门论极两相可,言语不复相通传。

至人养心遗四体,瘦不为病肥非妍。

谁人好道塑遗像,鲐皮束骨筋扶咽。

兀然隐几心已灭,形如病鹤竦两肩。

骨节支离体疏缓,两目视物犹烱然。

长嗟灵运不知道,强剪美须插两颧。

彼人视身若枯木,割去右臂非所患。

何况塑画已身外,岂必夺尔庸自全。

真人遗意世莫识,时有游僧施钵钱。

(0)
注释
金粟:比喻佛像的金色。
腊:腊月,形容瘦削。
文殊:佛教菩萨,智慧象征。
法门:佛法的门径。
至人:道德非常高尚的人。
游僧:云游四方的僧人。
施钵:乞食的僧人手持的饭碗。
翻译
金粟如来的形象瘦削如腊,座上文殊菩萨秋月般圆满。
佛法精深,双方观点可以共存,但言语已无法传达彼此的深意。
超凡入圣的人修养内心,忽视了身体,瘦并不算病,胖也不算美。
谁能喜好佛法,塑造出这样的形象,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筋脉可见。
他独自坐在那里,心灵已寂灭,身形像生病的鹤,肩膀耸立。
骨骼零散,身体松弛,双目却依然炯炯有神。
深深感叹,灵运未能理解这层道理,强行修剪美须插在脸颊。
那人看待自身如同枯木,失去右臂对他并无妨碍。
更何况塑画只是身外之事,怎能因此剥夺你的生活。
真人的意愿世人难以理解,偶尔会有游方僧人施舍些钱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其四)》,描绘的是杨惠之所塑维摩诘菩萨像的风采。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佛像的形态,如“金粟如来瘦如腊”,形象地描绘出维摩像的清瘦,犹如腊月里的佛陀。接下来,他通过“法门论极两相可”暗示佛法深奥,言传身教难以尽述。

诗人进一步强调了修行者的内心修养,“至人养心遗四体”,即使身体瘦削,也非病态,而是精神境界的体现。对塑像者杨惠之的技艺,他以“鲐皮束骨筋扶咽”形容其精妙,形象生动。维摩像虽静坐如病鹤,眼神却炯炯有神,显示出超凡的定力。

诗人借维摩像批评了刘禹锡(灵运)过于追求外在美,而忽视内在修行,如“长嗟灵运不知道,强剪美须插两颧”。他指出,真正的修行者如维摩,视自身如枯木,连割去右臂都不以为意,更不必在乎世俗的审美标准。

最后,诗人感慨杨惠之的塑像意图被世人误解,只有游方僧人才能理解并施舍钱财,表达了对这位艺术家孤独坚守的敬意。整首诗通过对维摩像的描绘,寓含了对佛教修行和艺术创作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