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家逾一纪,有母嗟尸饔。
微名虽获忝,禄薄仍固穷。
侍养曰有季,顾我如飘蓬。
玄发恐日霜,倚门望屡安。
七十古云稀,兹秋欣已逢。
膝下阙亲拜,颂况徒为恭。
闻命蹶焉起,问驿江之东。
我家官河壖,水邮当此从。
省觐始一遂,长跽献泥封。
王程幸非迫,且复乐融融。
去家逾一纪,有母嗟尸饔。
微名虽获忝,禄薄仍固穷。
侍养曰有季,顾我如飘蓬。
玄发恐日霜,倚门望屡安。
七十古云稀,兹秋欣已逢。
膝下阙亲拜,颂况徒为恭。
闻命蹶焉起,问驿江之东。
我家官河壖,水邮当此从。
省觐始一遂,长跽献泥封。
王程幸非迫,且复乐融融。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徐葆光在康熙戊戌年六月朔日奉命册封琉球时所作的三首诗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的深深思念和对母亲的深切关怀。
首句“去家逾一纪”,点明诗人离开家乡已经十二年了。接着“有母嗟尸饔”一句,描绘了母亲因思念儿子而愁苦的情景,母亲的忧愁与儿子的离别之情交织在一起,情感深沉。
“微名虽获忝,禄薄仍固穷。”诗人虽然因为微小的名声而获得了一些职位,但生活依然贫困。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仕途的无奈和对生活的艰难的感慨。
“侍养曰有季,顾我如飘蓬。”诗人提到自己虽然名义上可以侍奉母亲,但实际上却像无根的浮萍一样四处漂泊,无法真正陪伴在母亲身边,表达了对不能尽孝的遗憾。
“玄发恐日霜,倚门望屡安。”诗人担心自己日渐变白的头发如同霜雪,只能在门口期盼着儿子平安归来,体现了对母亲深深的牵挂和对家庭的眷恋。
“七十古云稀,兹秋欣已逢。”诗人感叹七十岁的人已经很少见到了,但在这个秋天,他有幸遇到了,表达了对长寿的渴望和对生命的珍惜。
“膝下阙亲拜,颂况徒为恭。”由于无法亲自在母亲膝下拜见,只能通过颂扬来表达对母亲的尊敬,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
“闻命蹶焉起,问驿江之东。”得知要前往江之东执行任务,诗人立刻起身准备,体现了对使命的尊重和对职责的担当。
“我家官河壖,水邮当此从。”诗人说明自己的家靠近官河,水路交通便利,因此选择从水路出发。
“省觐始一遂,长跽献泥封。”诗人终于有机会回家探望母亲,跪地献上书信,表达了对母亲的孝心和对家庭的思念。
“王程幸非迫,且复乐融融。”虽然公务繁忙,但诗人感到满足和快乐,体现了他对家庭和职责的平衡处理。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的深厚感情和对母亲的深切关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仕途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