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
《秋日》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莫言草木未知秋,今日风云已自愁。

独傍黄尘骑一马,行看萧索听飕飕。

(0)
注释
莫言:别说。
草木:植物。
未知:未察觉。
秋:秋天。
今日:今天。
风云:天气。
已自愁:已经充满忧虑。
独傍:独自一人。
黄尘:黄色的尘土。
骑:骑马。
一马:一匹马。
行看:一边走一边看。
萧索:萧瑟。
听:听。
飕飕:形容风声或落叶声。
翻译
不要说草木还未察觉秋天的到来,今天的风云已经充满了忧虑。
独自一人骑着马在黄尘中前行,一路前行听着萧瑟的风声和嗖嗖的落叶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秋日》。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十分丰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忧愁与思考。

“莫言草木未知秋”这句,透露出诗人对周遭环境变化的敏锐观察,同时也隐含着一种情感的投射,即将自己的感受归咎于自然界的变换。这里的“未知秋”,并非字面上的草木不识秋意,而是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内心对秋天到来的感慨。

“今日风云已自愁”则直接流露出了诗人的忧虑情绪。这里的“风云”,既可以指自然界的变化,也可能象征着社会政治上的动荡。诗人通过这种描写,传达了自己对现实状况的不满和担忧。

“独傍黄尘骑一马”、“行看萧索听飕飕”两句,则是诗人以自我孤独旅途中的景象,来形容自己的心境。这里的“黄尘”,意指尘土飞扬的道路,也暗示了诗人的寂寞与无奈。而“骑一马”,则强调了诗人行走在人生的旅途上,是一种孤独而坚定的前进。“萧索”形容树木枯叶之声,常用来比喻秋天的肃杀气氛。通过这两句,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大自然的景象巧妙地结合起来,表达了内心的凄清和对未来的迷茫。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物的描绘,反映出作者在特定历史时期下的个人情感和社会关怀,是一篇融合了自然美与人文思考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宋门城下新居

颇习田野事,偶居朝市间。

前尘应妄想,旧观辄来还。

甘井如汲涧,高城疑望山。

更怜车马绝,日在掩柴关。

(0)

冬夜赏月

晕逐阴风起,光随凛气多。

霜应摧桂树,冰恐彻天河。

池镜初容鉴,窗棂亦戏磨。

关山千里雪,此夕共金波。

(0)

挽冯当世母朱太君·其二

躬绩维公父,平反在不疑。

荣兼綵衣养,孝著白华诗。

黄发全天寿,遗风盛女师。

画輀丹旐远,宁记鹿车时。

(0)

自江南将归先寄和甫·其二

狂直非侪俗,文章念及门。

无成似冯衍,失路比虞翻。

抱瓮机先息,书空事不言。

江南香草地,一一赋荃荪。

(0)

曾鲁公挽诗·其三

南公工说谶,故老笔通灵。

本自符千运,宜然享百龄。

嵩高雄作镇,河润溢为荥。

考卜佳城处,无须石椁铭。

(0)

小雨·其三

宿云留暝色,细雨逼残春。

芳树看红湿,垂杨亦翠颦。

高风吹燕翼,定水涨鱼鳞。

渐恐年华改,桃源忆晋人。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