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小雨·其三》
《小雨·其三》全文
宋 / 刘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宿云留暝色,细雨逼残春。

芳树看红湿,垂杨亦翠颦。

高风吹燕翼,定水涨鱼鳞。

渐恐年华改,桃源忆晋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细雨绵绵,云雾缭绕,天色昏暗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情感的细腻表达。

首联“宿云留暝色,细雨逼残春”,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沉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宿云滞留,使得夜幕更加深沉;细雨连绵,似乎在催促着春天的离去。这里,“宿云”和“细雨”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隐含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更替的无奈。

颔联“芳树看红湿,垂杨亦翠颦”,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红湿的花朵,仿佛被雨水浸润后更加鲜艳,但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哀愁;垂柳的翠绿中带着皱眉的表情,似乎在诉说着对春去的不舍。这两句通过拟人的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颈联“高风吹燕翼,定水涨鱼鳞”,转而描写风中的燕子和水面的波纹。高飞的燕子在风中展翅,象征着自由与活力;定水之上的波纹如同鱼鳞,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这一联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中不同生命形态的动态美。

尾联“渐恐年华改,桃源忆晋人”,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世界的向往。随着季节的更迭,诗人担心美好的时光会逐渐消逝,不禁想起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那是一个远离尘嚣、充满和谐与宁静的理想之地。这一联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文化的联系起来,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广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暮春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迁的敏感感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刘攽

刘攽
朝代:宋   字:贡夫   号:公非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生辰:1023~1089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猜你喜欢

述怀六首·其三

晨兴审污秽,晷影忽上屋。

感逝惊复伤,来者去何速。

百年半已无,途遥怵幽独。

故情匿不祛,天倪汨深伏。

抉隐发灵辉,爱时以自淑。

(0)

读书偶得七首·其一

元化无端倪,絪缊运野马。

动寂辟冥机,群肖递陶冶。

继善分天灵,贮形如传舍。

道近在胸臆,俗务纷来假。

祛扩叩本真,寂寞自陶写。

(0)

都门冬夜

惨雪失昏昼,慄烈冱乾坤。

朔风震陵莽,猎猎惊征魂。

朱火凝兰膏,重衾夜无温。

羁绪结悽怆,泪下声忽吞。

客身岂不惜,深怀罔极恩。

燕市寒如此,绝塞何堪论。

寄裘苦无资,况久缺鸡豚。

人生七十稀,宁不念晨昏。

(0)

杂咏·其二

鸿钧旋大运,至道推隆古。

危微凛唐虞,胼胝亲神禹。

万类跻春和,一身何太苦。

所以耄倦勤,思以让天下。

许由抱幽贞,虚名何所取。

劳逸道且分,飘然问仙侣。

(0)

寄答遂堂先生·其三

作吏来山左,分符近济阴。

治才尊卓茂,政绩数卢钦。

腐鼠谁能嚇,青蝇已见寻。

遂初偏得计,浩荡谢朝簪。

(0)

赠戴通乾六首·其一

白玉不事雕,美珠不假文。

天地授良质,安用华其身。

阴阳为门户,否泰为转轮。

运用在秋毫,大道贵得神。

滔滔看逝水,落落湮灰尘。

缊真匪外铄,但恐常人闻。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