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寒夜静,惬我读书声。
为问闺中月,谁家夜捣砧。
小窗寒夜静,惬我读书声。
为问闺中月,谁家夜捣砧。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小窗边的宁静氛围,诗人沉浸在读书的乐趣中。通过“为问闺中月,谁家夜捣砧”这两句,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与外界的景象相融合,引发对远方或邻家女子深夜捣衣的联想。捣衣是古代妇女在秋夜为远行丈夫准备衣物时的劳作,常与思乡、怀人之情联系在一起。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情感的深沉,营造出一种悠远而略带忧伤的意境。
胜境东西白,高僧一二禅。
只知行道处,不记住山年。
涧月中分照,林花各自妍。
披云寻旧址,犹在绛峰边。
林雨幽深止秀奇,中间宁有大颠师。
漫劳雪客乘舟去,却是云僧采药时。
归兴忽同分岭水,馀怀谁共一枰棋。
故应重作春游约,已觉东风傍柳枝。
珍果繁西园,登盘得朱李。
白雪凋春花,缥丸结夏子。
肉理浆包寒,肤衣粉凝紫。
细碎轻菱芡,甘软异瓜柿。
不须论投报,聊复冰寒水。
伯阳指仙宗,房陵诧遗美。
钻核乃独善,王氏亦已鄙。
味苦吾所幸,道旁岂云耻。
君看齐物人,无用乃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