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汪大夫,未老先致事。
经营百年藏,结庵自休憩。
扁之曰退密,有取于《易系》。
相望千里余,一笑问以偈。
云何谓之退,密也果何地?
若言早休官,眼底非一二。
身虽似闲暇,心或未能止。
若言四大离,盖棺事则已。
纷纷长夜者,皆悟退密旨。
非但如上云,十目之所视。
夫人皆可能,何取密之义?
大夫天下士,未必只如此。
庵傍皆高山,庵外即清泚。
昼饥随粥饭,夜则伸脚睡。
平生易甘苦,一一皆梦尔。
不睹不闻问,从来白于水。
试语庵中人,如是不如是?
紫阳汪大夫,未老先致事。
经营百年藏,结庵自休憩。
扁之曰退密,有取于《易系》。
相望千里余,一笑问以偈。
云何谓之退,密也果何地?
若言早休官,眼底非一二。
身虽似闲暇,心或未能止。
若言四大离,盖棺事则已。
纷纷长夜者,皆悟退密旨。
非但如上云,十目之所视。
夫人皆可能,何取密之义?
大夫天下士,未必只如此。
庵傍皆高山,庵外即清泚。
昼饥随粥饭,夜则伸脚睡。
平生易甘苦,一一皆梦尔。
不睹不闻问,从来白于水。
试语庵中人,如是不如是?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李存所作的《寄题汪氏退密庵》,通过对汪大夫的描绘,展现了他未老先退、享受晚年生活的态度。诗中提到汪大夫在积累了一生财富后,选择在山间修建小屋(庵)作为休憩之地,命名为“退密”,取义于《易经》中的隐退与深藏智慧。诗人通过问答的形式,探讨了“退”与“密”的含义,指出真正的退隐并非简单地辞官,而是内心的平静和超脱。汪大夫即使看似闲适,内心仍有追求,他认为只有到生命的终点(四大离)才能真正放下。诗人借此诗劝诫那些忙于世俗的人,要领悟退隐的真谛,而不仅仅是表面的闲逸。最后,诗人描述了汪大夫在庵中的简朴生活,白天粗茶淡饭,夜晚安眠无扰,一切苦乐都化为梦境。他希望庵中人能明白,真正的宁静并非外界的寂静,而是内心的清澈如水。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境界的独到见解。
悠悠子行迈,相送在城隅。
新雨洗尘坌,云气渐拨除。
微阳照芳树,绪风袭轻裾。
临觞不能御,别思惨不舒。
蓬飘嗟琐尾,匏系感居诸。
迢迢三鸟使,遥遥双鲤书。
分手当千里,会面不须臾。
曷月期旋归,胡不少踟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