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月朔日食阴雨不见》
《二月朔日食阴雨不见》全文
宋 / 方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飞飞细雨湿花朝,不省阳乌影动摇。

晚色漏晴山又紫,始知阴沴已潜消。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èryuèshuòshíyīnjiàn
sòng / fāngyuè

fēifēi湿shīhuācháoshěngyángyǐngdòngyáo

wǎnlòuqíngshānyòushǐzhīyīnqiánxiāo

注释
飞飞:形容雨点轻盈地飘落。
细雨:小而密的雨。
湿:使…湿润。
花朝:花开的早晨。
阳乌:太阳。
影动摇:影子摇晃。
晚色:傍晚的景色。
漏晴:透露出晴朗的迹象。
山又紫:山的颜色变得深紫。
阴沴:阴雨、阴霾。
潜消:悄悄消退。
翻译
清晨,细雨纷飞打湿了花朵,连太阳的影子都似乎在微微摇曳。
傍晚时分,雨过天晴,山峦重新显现出紫色,这时我才明白阴霾已经悄悄消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季细雨中花开的生动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感悟。"飞飞细雨湿花朝"一句,通过“飞飞”二字传达出细雨如织、轻柔绵密之感,"湿花"则是细雨滋润大地后花朵被打湿的情景,使人联想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不省阳乌影动摇"一句中,“不省”意味着诗人在细雨中未曾注意到太阳和乌云之间的变化,反映出诗人的心境专注于眼前的小世界,不去关注远处或天气的大变动。这里的“阳乌影动摇”象征着时间流逝与自然界不可预测的变化。

"晚色漏晴山又紫"一句描绘了一个转折点,细雨似乎已经过去,“晚色”指的是日暮时分,天边露出的蓝灰色调,而“漏晴”则意味着雨后初见晴空,这里“山又紫”的景象,是因为天气的变化使得远处山峰呈现出紫色的幻彩。

"始知阴沴已潜消"一句表达了诗人此时才意识到之前那层阴霾已经悄然隐去。这里的“始知”表明了一种发现和理解,"阴沴"指的是阴冷潮湿的气氛,而“潜消”则形容着这股阴霾在不经意间消散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观察,展现了诗人对春日细雨中景物变化的独特体验。

作者介绍
方岳

方岳
朝代:宋   字:巨山   号:秋崖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生辰:1199~1262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猜你喜欢

龙王庙联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万物育焉,鬼神之为德;

雷出地奋,云行雨施,百室盈止,膏泽下于民。

(0)

阳明书院联

心学揭良知,忆当年息马投戈,顿化遐陬成泮璧;

教思追大雅,欣此日横经鼓箧,共歌乐职布中和。

(0)

金山中泠泉联

水木湛清华,金焦而外,又益名区,却忆向岁经营,江左风流贤大守;

春秋多佳日,簿领余闲,偶来游眺,犹记故乡仿佛,济南潇洒大明湖。

(0)

集争坐位帖字联

修身岂为名传世;作事惟思利及人。

(0)

堂联

囊无半卷书,惟有虞廷十六字;

目空天下士,只让尼山一个人。

(0)

明月下山头,天河横戍楼。

白云千万里,沧江朝夕流。

浦沙望如雪,松风听似秋。

不觉烟霞曙,花鸟乱芳洲。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