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乘气机,投闲肆驰逐。
飞天忽沦渊,忘生以徇欲。
大而名节丧,甚者邦家覆。
一狂方寸乱,一安万事足。
箪瓢乐陋巷,粱肉怕书腹。
平时工用深,举动自绝俗。
伥伥无所守,有为皆碌碌。
一堕荆榛中,终身困踯躅。
世事岂有常,乌可执卷赎。
学问在我毋自弃,富贵在天毋自辱。
人心乘气机,投闲肆驰逐。
飞天忽沦渊,忘生以徇欲。
大而名节丧,甚者邦家覆。
一狂方寸乱,一安万事足。
箪瓢乐陋巷,粱肉怕书腹。
平时工用深,举动自绝俗。
伥伥无所守,有为皆碌碌。
一堕荆榛中,终身困踯躅。
世事岂有常,乌可执卷赎。
学问在我毋自弃,富贵在天毋自辱。
这首诗作于宋代,由王柏所作,题目为《和叔崇》。诗中通过对人心变化的描述,表达了对于世事无常和人性复杂的深刻洞察。
"人心乘气机,投闲肆驰逐。飞天忽沦渊,忘生以徇欲。大而名节丧,甚者邦家覆。" 这几句描绘了人们随着外界气氛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心态,不断追求物质和欲望,从而可能导致个人的品德失落,甚至会危害到国家的安全。
"一狂方寸乱,一安万事足。箪瓢乐陋巷,粱肉怕书腹。平时工用深,举动自绝俗。伥伥无所守,有为皆碌碌。" 这段诗文表达了人在狂热和安宁状态下的两极反应,以及人们对于物质享受的追求与内心的空虚感。同时也指出了平日的勤勉和深思能使人的行为超脱世俗,但往往缺乏坚守。
"一堕荆榛中,终身困踯躅。世事岂有常,乌可执卷赎。学问在我毋自弃,富贵在天毋自辱。" 最后几句则通过比喻表达了人一旦陷入困境便难以自拔,以及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并强调学习和探求知识应由个人努力,而不是依赖于外界的富贵。
总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剖析了人性中的复杂性,揭示了人类在追求欲望与保持内心平静之间的矛盾,以及面对世事变迁时个人应有的自省和努力。
红瘦成碧,鲥鱼堆网白。
怅杀年光,回首春前,旗亭饯客。
公路浦君为远别,吕蒙城、我无相识。
记曹家,园上看花,疏狂那夕。高齿屐,黄金戟。
行不得,愁何益。
叹命不如人,雄姿俊侣,此日一齐抛掷。
试咏洛生谁解作,拟邀曲部何从索。
闷坐忆周郎,听江声千尺。
江左周瑜,年少日、雄姿历落。
记十载、霜飞獬豸,风生台阁。
宦迹遽如春梦短,人情剧似秋云薄。
旧平泉、早付绿苔生,都非昨。问鲍子,今难作。
怜弱女,凭谁托。赖同官偏念,曩时花萼。
高谊漫言齐偶大,华堂定让韩居乐。
翟公门、一曲鼓求凰,惊罗雀。
偶尔相关,小楼上、画阑凭遍。
记当日、东吴瘦沈,才名堪羡。
艳句和愁淋舞帕,香词蘸酒涂歌扇。
只金荃、身后竟无人,为收管。绾不得,垂杨线。
禁不住,飞花片。剩霜闺寡鹄,雨凄风怨。
转眼桑田朝市改,打头茅屋裙笄健。
绕雕梁、谁替话呢喃,邻巢燕。
丝竹扬州,曾听汝、临川数种。
明月夜、黄粱一曲,绿醅千瓮。
枕里功名鸡鹿塞,刀头富贵麒麟冢。
只机房、唱罢酒都寒,梁尘动。久已判,缘难共。
经几度,愁相送。幸燕南赵北,金鞭双控。
万事关河人欲老,一生花月情偏重。
算两人、今日到邯郸,宁非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