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舌问花花不语,低回似恨横塘雨。
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
愿君留得长妖韶,莫逐东风还荡摇。
秦女含颦向烟月,愁红带露空迢迢。
百舌问花花不语,低回似恨横塘雨。
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
愿君留得长妖韶,莫逐东风还荡摇。
秦女含颦向烟月,愁红带露空迢迢。
这首诗是《惜春词》,出自唐代诗人温庭筠之手。全诗以花为主体,通过对花的描绘来表达作者对于春天即将逝去的无限眷恋和哀伤。
“百舌问花花不语”,开篇便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将花比作沉默不语的美人,而“百舌”则是好奇、渴望的声音,这里暗示了作者对春天美好的追求与向往。
接着,“低回似恨横塘雨”,诗人将春日细雨比作低回的情绪,既有声响之意,又有情感纠葛之感。这里的“横塘雨”描写了春雨如织,连绵不断,而“似恨”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春天易逝的哀愁。
第三句“蜂争粉蕊蝶分香”,通过对蜜蜂与蝴蝶争夺花朵、品尝花香的情景,形象地描绘出春日万物争荣的热闹场面。这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不能长久享有的哀愁。
“不似垂杨惜金缕”,这一句则是通过对垂杨(即垂柳)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春天美景的珍惜和留恋。这里的“金缕”比喻细小而珍贵,这里暗示着诗人希望能够长久地保有这份美好。
“愿君留得长妖韶”,这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心愿,希望春天不要匆匆离去,而能留下一段永恒的美丽。这里的“长妖韶”是指长时间的美好和诱惑。
最后,“秦女含嚬向烟月,愁红带露空迢迢”,诗人通过形容秦地女子怀抱春意,对着春日迷离的月光感叹,而“愁红带露”则是指春花带着露水,既美丽又令人生出无限情思。这里的“空迢迢”表达了作者对于春天即将逝去的无尽哀愁。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精致的意象,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同时也传递出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深切感慨。
僧临大道阅浮生,来往憧憧利与名。
二十八年何限客,不曾闲见一人行。
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
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
惄如亚九饭,当暑厌寒衣。
岁月将欲暮,如何辛苦悲。
常善粥者心,深恨蒙袂非。
嗟来可足吝,徒没空自遗。
斯滥岂彼志,固穷夙所归。
馁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