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醉红楼》
《醉红楼》全文
清 / 陆求可   形式: 词

今年风雨让重阳。雁初飞,菊正黄。

携筇直到钓台傍。登眺处,尽秋光。

科头长啸发苍苍。任风起,亦何妨。

望断白衣归小径,成独坐,启南窗。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重阳佳节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诗人以“今年风雨让重阳”开篇,巧妙地将自然界的风雨与节日的氛围相融合,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接着,“雁初飞,菊正黄”,以雁群南迁和菊花盛开的景象,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轮回,同时也寓意着诗人的思绪随季节流转。

“携筇直到钓台傍”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漫步至钓鱼台旁的情景,体现了他与自然的亲近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登眺处,尽秋光”,则进一步渲染了登高远眺时所见的壮丽秋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内心的宁静。

“科头长啸发苍苍”中,“科头”即不戴帽子,这里象征着诗人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精神状态;“长啸”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豪情与洒脱,而“发苍苍”则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这一句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的态度。

“任风起,亦何妨”,体现了诗人豁达的心境,即使面对外界的风起云涌,也能泰然处之,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望断白衣归小径,成独坐,启南窗”,最后三句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在小径上远望,最终选择静坐于室内,开启南窗,与自然界的景色形成了一种内在的对话,表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秋日图景,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由、自然与内心的追求和感悟。

作者介绍
陆求可

陆求可
朝代:清

(1617—1679)明末清初江南淮安人,字咸一,号密庵。顺治十二年进士。授裕州知州,入为刑部员外郎,升福建提学佥事。在裕州时,减轻百姓负担。在刑部,慎辨案情,以免冤滥。
猜你喜欢

多景楼

畴昔南徐地,登临北固楼。

平原迷故国,沧海接江流。

木落烟莎晚,城孤鼓角秋。

寄言鸥鹭侣,吾已具扁舟。

(0)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其六

林塘过雨不胜秋,万盖跳珠写碧流。

倚槛孤吟天欲暮,更穿芒屩上方舟。

(0)

吏隐堂为郑参议题

平时谷口驰声名,只今朝市心如水。

司马政成方外趣,官事莫能相料理。

公堂卜筑在人境,钟阜孱颜是吾里。

瑶林琼树风尘外,白雪阳春谈笑里。

花间有酒可逃禅,客至忘吾还隐几。

便应诏登金马门,乐此徜徉聊复尔。

君王神圣相伊周,虎豹空山不可留。

招我白云二三子,弹冠径出从公游。

(0)

杂诗

笙簧世所贵,正调多溺沉。

有人怀古心,临风理瑶琴。

一弹秋月高,忽觉开尘襟。

或疑涧泉声,忽作鸾凤吟。

得意自怡悦,子期难再寻。

铜壶一枝梅,尽可为知音。

(0)

题六和塔秀江亭

秀江亭上驻吟怀,苔藓轩窗四面开。

潮怒挟风吹海立,橹声摇月下天来。

浮沤世事等出没,泛梗羁人几去回。

待写篇诗纪游迹,路迢不奈马频催。

(0)

援藤

援藤穿藓扣云扉,清足高标显翠楣。

风月任随时事改,江山不被世情移。

虽无白酒留君醉,却有青编可自怡。

朱紫纷纷徒说贵,隐居真乐几曾知。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