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藤穿藓扣云扉,清足高标显翠楣。
风月任随时事改,江山不被世情移。
虽无白酒留君醉,却有青编可自怡。
朱紫纷纷徒说贵,隐居真乐几曾知。
援藤穿藓扣云扉,清足高标显翠楣。
风月任随时事改,江山不被世情移。
虽无白酒留君醉,却有青编可自怡。
朱紫纷纷徒说贵,隐居真乐几曾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状态。"援藤穿藓扣云扉,清足高标显翠楣"中的“援藤”指的是攀住藤蔓,“藓”是苔藓,即地面的青苔,而“云扉”和“翠楣”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居所,给人一种仙境般的感觉。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展现了自己对于自然美好的融入与享受。
"风月任随时事改,江山不被世情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顺应和接受,同时也强调了自然之美是超越世俗情感的,是恒久不变的。这两句通过“风月”和“江山”的意象,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虽无白酒留君醉,却有青编可自怡"中的“白酒”常被用来比喻欢乐和宴饮,而“青编”可能指的是书籍或琴瑟等艺术享受。诗人虽然没有豪华的宴席,但通过阅读和艺术来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和愉悦。
"朱紫纷纷徒说贵,隐居真乐几曾知"则是对那些追求物质财富(“朱紫”常指贵重之物)的世人进行反思。诗人通过“隐居”一词,表达了自己对于内心世界的珍视和对外界功名利禄的淡漠。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红尘、享受自然与精神生活的意境,是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描绘。
当年搆华屋,权势倾卫霍。
堂宇穷斧斤,天章焕丹雘。
花石拟平泉,水陆致兹壑。
惟闻丞相嗔,肯后天下乐。
朱门锁荆榛,花木已萧索。
苍生颠堕崖,国亡身孰托。
空悲上蔡犬,不返华表鹤。
丈夫保勋名,风采照麟阁。
胡为一声钲,聚铁铸此错。
回头暮烟昏,不能掩馀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