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年辟地为圃僭用老坡和靖节归田园居六韵·其一》
《晚年辟地为圃僭用老坡和靖节归田园居六韵·其一》全文
宋 / 叶茵   形式: 古风

太湖三万顷,湖中东西山。

谋隐愧不早,欲往嗟衰年。

道南地夷旷,半占龟鱼渊。

断岸连疏村,浮云栖平田。

得此愿可酬,不啻湖山间。

瞻彼闵子巷,卜居千载前。

犹存六七舍,古柳生青烟。

邻曲来无时,为予喜欲颠。

畴知在尘境,中有风月閒。

吾将老此乡,草木俱欣然。

(0)
注释
三万顷:形容太湖面积广大。
东西山:指太湖周围的山峰。
谋隐:打算隐居。
愧不早:后悔未能早点隐居。
夷旷:平坦开阔。
龟鱼渊:比喻清澈的水域。
断岸:湖边的悬崖。
卜居:选择居住地。
六七舍:六七间房屋。
风月閒:清风明月的闲适生活。
翻译
太湖广阔无垠,东西两山环抱其中。
遗憾未能早日归隐,如今想要前往却已年迈。
道路南边地势开阔,一半被龟鱼之渊占据。
湖边断崖连接着稀疏的村庄,浮云悠然停歇在平坦的田野。
能在此处实现愿望,胜过湖光山色间的任何享受。
遥望那闵子巷,千年前人们曾选择安居。
巷中仍保留着六七座房屋,古柳下升腾着青烟。
邻居们不时来访,为我的到来欣喜若狂。
谁能想到,在这尘世之中,仍有如此宁静的风月。
我将终老于此地,与草木一同欢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晚年隐逸者的心境与生活状态。太湖之广阔、湖中山峦的自然美景,成为了诗人隐居的理想场所。他对过去没有早些选择归隐表示懊恤,同时感叹时光易逝,计划中的隐居生活还未能实现。

“道南地夷旷,半占龟鱼渊。”一句点出了湖中山峦的壮丽和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会。接下来的几句:“断岸连疏村,浮云栖平田。得此愿可酬,不啻湖山间。”展示了诗人对于获得这样的生活环境的满足与欣喜,以及他对这块土地的深厚情感。

“瞻彼闵子巷,卜居千载前。”这里提到的是古代贤人隐逸的故事,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向往和尊崇。接着,“犹存六七舍,古柳生青烟。”则描绘了一种荒废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田园景象。

“邻曲来无时,为予喜欲颠。”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邻里间可能出现的交流与欢聚的期待和愉悦。最后,“畴知在尘境,中有风月閒。吾将老此乡,草木俱欣然。”则是诗人的自白,他认清自己仍处于世俗纷争之中,但依旧选择在这片土地上安度晚年,期待与自然和谐共生,享受简单而平静的生活。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于自然美好、传统文化和个人理想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叶茵
朝代:宋   字:景文   籍贯:吴江笠泽

吴江笠泽人,字景文。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猜你喜欢

百十一弟致陶印

不妨主掌旧林泉,山泽癯儒半列仙。

判月可无方寸印,勘书犹有一朝权。

陶人解作虫鱼篆,道号宁须金石镌。

约束风烟听驱使,吾家季子似差贤。

(0)

次韵閒中

区中何日了尘缘,落草牛须蓦鼻穿。

乾没一生空岁月,见成三径老风烟。

山林有味从今我,钟鼎无心付老天。

田彼南山多种豆,不愁饥火苦相煎。

(0)

次韵才老

藏拙欲分萝月阴,十年回首愧重临。

吾徒空倚横天剑,此老长閒布地金。

案有法华山寂寂,门无俗客竹深深。

瘦藤莫厌频来往,同社壶觞手自斟。

(0)

次韵陈料院·其三

书册元非幕府才,江山牵率老夫来。

略分秋色归吟卷,又误春蓑下钓台。

有意及时常轗轲,无心于物莫惊猜。

幽居亦有穷生活,麦陇蔬畦手自开。

(0)

山居十首·其三

我爱山居好,閒吟树倚身。

田园无事日,天地自由人。

野竹穷三径,山苗草八珍。

醉归浑不记,黄犊自知津。

(0)

雁来红·其一

是叶青青花片红,剪裁无巧似春风。

谁将叶作花颜色,更与春风迥不同。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