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中何日了尘缘,落草牛须蓦鼻穿。
乾没一生空岁月,见成三径老风烟。
山林有味从今我,钟鼎无心付老天。
田彼南山多种豆,不愁饥火苦相煎。
区中何日了尘缘,落草牛须蓦鼻穿。
乾没一生空岁月,见成三径老风烟。
山林有味从今我,钟鼎无心付老天。
田彼南山多种豆,不愁饥火苦相煎。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山林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开篇"区中何日了尘缘,落草牛须蓦鼻穿"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厌倦,以及希望尽快摆脱这些烦恼的心情。"落草"和"牛须蓦鼻穿"生动地描绘了一种田园牧歌般的情景,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接着"乾没一生空岁月,见成三径老风烟"则透露出一种豁达和无奈。"乾没"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而"三径"则暗示了归隐后的淡泊与悠然自得。
第三句"山林有味从今我,钟鼎无心付老天"表明诗人在自然中找到了自己的趣味,同时也放弃了对功名利禄的追求。这里的"钟鼎"象征着世俗的荣耀和权势,而"无心"则显示出超然物外的心境。
最后两句"田彼南山多种豆,不愁饥火苦相煎"描绘了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诗人在南山种植豆类,过着不为五谷杂陈所扰的简单生活,体现了对自然和谐共生的态度。
整首诗语言质朴而意蕴深远,通过对比世俗与隐逸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追求。
九星坠地化为石,一夜洞庭湖水赤。
不胫而走来炎洲,竭尽重趼万民力。
子成西角潴为湖,水晶宫殿开仙都。
啼鸟丁当春树绿,九华缩入壶公壶。
天然九朵芙蓉瘦,时有仙云出石窦。
方丈蓬莱在眼前,九转丹成君曼寿。
南宫夜燕开金尊,火急军书不敢开。
井旁大石忽惊起,众星北走归中原。
刘郎一去湖萧瑟,丹炉药鼎真何益。
石头寸寸苔花斑,尽是黎民泪痕碧。
可怜九点沈荒烟,旧时海水今桑田。
何似城西五羊石,摩挲遗泽三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