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过胄监学正曾才鲁出黄精共食之因以奉东》
《偶过胄监学正曾才鲁出黄精共食之因以奉东》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见说黄精出远方,制来佳味喜初尝。

长镵斸处应逢雪,小瓮盛来尚带霜。

日曝已经三伏暑,蜜藏犹和百花香。

临风泚笔题佳句,还忆分来寄玉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偶然拜访一位名叫曾才鲁的学正,并品尝了他自制的黄精美食的场景。黄精,一种传统中药材,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而闻名。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制作黄精的过程以及其美味的诱人之处。

首联“见说黄精出远方,制来佳味喜初尝”,开篇即点明黄精的来源与制作,表达了对初次品尝这一美味的好奇与喜悦之情。接着,“长镵斸处应逢雪,小瓮盛来尚带霜”两句,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形象地描绘了黄精生长环境的严寒与收获时的清新,同时也暗示了黄精的珍贵与难得。

“日曝已经三伏暑,蜜藏犹和百花香”则进一步展示了黄精制作过程中的艰辛与独特之处。通过日晒与蜜藏的方式,不仅去除了夏日的暑气,还保留了百花的香气,使得黄精更加美味可口。这种传统的制作工艺,体现了古人对食材的尊重与匠心独运。

最后,“临风泚笔题佳句,还忆分来寄玉堂”两句,表达了诗人品尝黄精后的感想。在清风中提笔写下赞美之词,不仅是对黄精美味的颂扬,也寄托了对分享美好事物的愿望,希望这份佳肴能被更多人品尝到,如同寄予玉堂,寓意高洁与尊贵。

整首诗通过对黄精的描述,不仅展现了食物的美味,更蕴含了对自然、技艺与分享的赞美,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与审美追求。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寄西台子渊赵学士

昔年瀛馆接仙才,官路升沈孰可猜。

直使庸驽叨上笏,却教贤杰老西台。

莫悲居处荒三径,且把功名寄一杯。

应笑位高归去晚,谤多终日怒蚊雷。

(0)

次韵和宋适推官压沙惠诗

天知人意喜春娱,故作轻云捲复舒。

风撼花飞铺宴席,雨平沙稳助流车。

蛾颦嫩叶初眠柳,马茁柔椿未荐蔬。

何必笙歌喧坐上,且延欢伯侍香裾。

(0)

元日祀坟马上

三朝遍喜得晴和,岁美民康此验多。

天运主生方启户,土膏乘暖已腾波。

雪凭空阔高低在,风引韶妍次第过。

霁霭正开先陇近,太行晡景上嵯峨。

(0)

初发长安遇雨

九龙朝发起程初,甘泽滂然洒路衢。

敢倦征途泥没踝,且观嘉谷秀垂珠。

高原直泻波头恶,弊伞平穿阵势粗。

绣岭任遥须趁宿,莲花汤下洗尘躯。

(0)

次韵和崔公孺国博黄杏花

颗颗装成药灶牙,日边开处近彤霞。

真宜相阁栽培物,更是仙人种植花。

高行出群犹仰慕,香名超格合洪誇。

诸贤继有寻芳会,欲奉欢游决自差。

(0)

癸卯喜雪

一夜阴云匝四溟,朝来嘉雪洒寰瀛。

因风絮起先春媚,剪水花飞到地轻。

天际定迷琼蕊屑,世间今有玉楼成。

应时何止销民疹,直压胡沙万里清。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