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殿临丹壑,香台隐翠霞。
巢飞衔象鸟,砌蹋雨空花。
宝铎摇初霁,金池映晚沙。
莫愁归路远,门外有三车。
影殿临丹壑,香台隐翠霞。
巢飞衔象鸟,砌蹋雨空花。
宝铎摇初霁,金池映晚沙。
莫愁归路远,门外有三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广界寺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超脱感。
"影殿临丹壑,香台隐翠霞。" 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勾勒出一幅建筑与自然景观交融的画面。"影殿"暗示寺庙宏伟的轮廓投射在水边,"丹壑"则是指水波不兴的静谧水域,而"香台隐翠霞"则描绘出一座台榭被绿意盎然的植物所环绕,仿佛与天际相接。
"巢飞衔象鸟,砌蹋雨空花。" 这两句诗通过对动物和自然现象的观察,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致。"巢飞衔象鸟"描绘出鸟儿在高空中自由翱翔的画面,而"砌蹋雨空花"则是在细雨中,墙头上的花朵似乎也随之舞动,营造了一种生动的意境。
"宝铎摇初霁,金池映晚沙。" 这两句诗通过对寺庙内物品的描写,以及时间变化带来的景象差异,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庄重的空间。"宝铎"指的是寺中用于清晨唤醒僧侣的金属击打乐器,而"摇初霁"则是早晨第一缕阳光下的清新感受;"金池映晚沙"则描绘出傍晚时分,夕阳余晖照耀在寺院中的水面和沙地上。
"莫愁归路远,门外有三车。"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离开这一美好场所的依恋之情,以及对返回途中的一种期待。尽管归途遥远,但"门外有三车"似乎暗示了一种准备好的安排,让诗人的心情得以安慰。
整首诗通过对广界寺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超然的心境,既表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古代士人对于精神寄托之地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