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凉伤岁暮,飘泊又春初。
裘敝因除目,骨销是谤书。
莫缘臣节苦,便与世情疏。
迢递苍梧道,新恩未可虚。
凄凉伤岁暮,飘泊又春初。
裘敝因除目,骨销是谤书。
莫缘臣节苦,便与世情疏。
迢递苍梧道,新恩未可虚。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余继登在面对被诽谤和生活困顿的境遇时的复杂心情。首句“凄凉伤岁暮,飘泊又春初”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在岁末年初之际,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带来的伤感。
接着,“裘敝因除目,骨销是谤书”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物质贫乏和精神压力。这里的“裘敝”指衣物破旧,“因除目”可能是指被剥夺某种权利或地位,“骨销”则暗示身体因长期承受压力而消瘦,“是谤书”则是说被诽谤如同书信一般,不断袭来,影响着他的身心。
“莫缘臣节苦,便与世情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不愿因为个人的忠诚和坚持而远离世俗社会,强调了他虽遭受不公但仍保持与世沟通的态度。
最后,“迢递苍梧道,新恩未可虚”暗示了诗人即将前往苍梧(今广西梧州)的旅程,以及对新任职位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他不会轻易放弃自己所获得的恩赐和机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无奈,以及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
携友行莫春,山南复山北。
一川去萦纡,层林互倚伏。
舍舟上孱颜,万象咸在目。
野花衒残红,柔条曳新绿。
春峦润如酥,春水流如玉。
芳草浩无涯,好鸟鸣相续。
老阅几岁华,看山看不足。
凡物各有时,时去时必复。
顾我岂物如,此生何能谷。
正波泛银汉,漏滴铜壶,上元佳致。
绛烛银灯,若繁星连缀。
明月逐人,暗尘随马,尽五陵豪贵。
鬓惹乌云,裙拖湘水,谁家姝丽。
金阙南边,彩山北面,接地罗绮,沸天歌吹。
六曲屏开,拥三千珠翠。
帝乐□深,凤炉烟喷,望舜颜瞻礼。
太平无事,君臣宴乐,黎民欢醉。
芳菲叶底。谁会秋江意。
深绿护轻黄,怕青女、霜侵憔悴。
开分早晚,都占九秋天,花四出,香七里。
独步珠宫里。佳名岩桂。却是因遗子。
不自月中来,又那得、萧萧风味。
霓裳旧曲,休问广寒人,飞太白,酬仙蕊。
香外无香比。
平生耳熟闻骊山,梦寐不到临潼关。
当年太液金井碧,温泉宛在关山间。
忆昔君来必十月,骑玉花骢带风雪。
太真独侍沐浴边,鲸甲龙鳞影清绝。
五十年升平一迷,却驱万骑出关西。
自为前朝同祸水,翻令后代异廉溪。
君不见汝海之南鲁山左,亦有此泉名不播。
征夫问路说汤头,可怜是亦陈惊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