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友行莫春,山南复山北。
一川去萦纡,层林互倚伏。
舍舟上孱颜,万象咸在目。
野花衒残红,柔条曳新绿。
春峦润如酥,春水流如玉。
芳草浩无涯,好鸟鸣相续。
老阅几岁华,看山看不足。
凡物各有时,时去时必复。
顾我岂物如,此生何能谷。
携友行莫春,山南复山北。
一川去萦纡,层林互倚伏。
舍舟上孱颜,万象咸在目。
野花衒残红,柔条曳新绿。
春峦润如酥,春水流如玉。
芳草浩无涯,好鸟鸣相续。
老阅几岁华,看山看不足。
凡物各有时,时去时必复。
顾我岂物如,此生何能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山野的美丽景象。诗人与朋友一同漫游于山南山北,眼前是一川纵横、层林叠嶂的自然风光。他们舍弃船只,在孱颜处停留,万千景象尽收眼底。春天的野花还带着残红,而柔软的枝条上已经萌生了新绿。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情感。
"春峦润如酥,春水流如玉"两句,将春天山色和清泉比喻为柔和如酥、清澈如玉,不仅形象生动,而且传达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情怀。随后的"芳草浩无涯,好鸟鸣相续"则展现了春日里无边的芳草与欢快的鸟鸣,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同时也在思考生命和时间。"老阅几岁华,看山看不足"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转、山河永恒的感慨。他虽然年岁已高,但每次看山仍感到不足,说明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是无尽的。
最后两句"凡物各有时,时去时必复。顾我岂物如,此生何能谷"则是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宇宙规律的深刻感悟。他意识到一切事物都有其存在的时节,时光流逝而又轮回。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认知,也反映了诗人对个人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思考。
上元又是新年节,狂客高歌醉不休。
橘酒生春连百爵,莲灯照夜足千篝。
风前铁笛惊三弄,月底银筝试一搊。
听彻《落梅》兼《出塞》,居人自是不关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