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修漏头陀·其二》
《与修漏头陀·其二》全文
宋 / 释慧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是处丛林走一遭,敲砖打瓦不辞劳。

忽然踏著通天窍,始觉从前立处高。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释慧空在禅修过程中的深刻领悟与自我超越。首句“是处丛林走一遭”,描绘了诗人深入禅林,遍访僧侣,寻求佛法真谛的历程。次句“敲砖打瓦不辞劳”,则体现了诗人为了悟道而不畏艰辛,不避劳苦的精神。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执着追求,也暗示了修行之路的艰难与不易。

第三句“忽然踏著通天窍”,是全诗的转折点,它以“忽然”二字强调了顿悟的瞬间性,仿佛在一瞬间,诗人仿佛穿越了层层迷雾,直接触及到了宇宙真理的入口。这里的“通天窍”象征着通往智慧与解脱的通道,表达了诗人通过不懈努力与深思熟虑,最终达到了心灵的觉醒与升华。

最后一句“始觉从前立处高”,则是对诗人顿悟后的感慨。诗人意识到,之前的自己虽然已经有所修行,但如今的领悟让他认识到,自己的理解与境界相比之前有了质的飞跃,仿佛站在了更高的位置上。这不仅是一种自我超越的喜悦,也是对修行过程中不断探索与成长的肯定。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修行经历的描述,传达了佛教中关于悟道、自我超越以及心灵觉醒的主题,充满了哲理性和启发性,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人生哲理。

作者介绍

释慧空
朝代:宋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 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二卷。
猜你喜欢

咏丽文

萧散平生一布裘,纸窗竹榻自夷犹。

常贫总坐能诗累,绩学曾为应举谋。

方外老僧邀结夏,山中啼鸟伴吟秋。

病妻稚子从侵迫,眉上元来不着愁。

(0)

除夕·其一

梅花欲动意婆娑,雪霰侵陵奈岁何。

呵冻笑供春帖子,残年清债已无多。

(0)

席上赠吴氏贤子

豪士百忧无,生儿风骨殊。

入门看宝剑,照室动明珠。

尽日提携意,华筵宾客娱。

千年龙有种,一曲凤将雏。

学步犹防蹶,看人岂解呼。

暂时栖玉树,他日取长途。

垂老江湖上,生涯药饵扶。

一持还一笑,真足慰驰驱。

(0)

一雨数日不绝田畯抱病穫之忧予闻而嘲之曰甫幸其润随忌其淫然则天之欲媚于人也难矣感而赋此

沾洒初回槁,沉冥乃积阴。

未成书喜雨,转欲赋愁霖。

天地竟何意,吾人还此心。

安能即开霁,畴陇慰悲吟。

(0)

鹧鸪天.悼往

花信频催二月天,雨昏烟暝曲栏前。

凄凉遗照怜孤坐,明灭残灯伴独眠。

封绮户,掩香奁。青衣含泪进朝餐。

冥途谁为供脂粉,拜乞高僧送纸钱。

(0)

满江红.赠友

门枕清溪,容膝处、数廛茅屋。

窗阁外,晚云如拭,晓山如沐。

几两平生风雨屐,一庭寒玉潇湘竹。

尽徜徉、坐啸与行吟,无拘束。芦笋嫩,烹来熟。

渔唱断,菱歌续。趁一杯残酒,倒骑黄犊。

稚子欢呼争钓饵,老妻屋角飏新谷。

算人间,几个得如君,鸥盟独。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