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离越》
《离越》全文
宋 / 赵汝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东关寒水深,游子别家心。

棹急波鸣枕,篷疏月在衾。

半生多道路,何日定山林。

隔岸闻渔唱,离骚不敢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è
sòng / zhào

dōngguānhánshuǐshēnyóubiéjiāxīn

zhàomíngzhěnpéngshūyuèzàiqīn

bànshēngduōdàodìngshānlín

ànwénchàngsāogǎnyín

翻译
东关的寒水深沉,游子离家的心情沉重。
船桨划动急促,波涛声在枕边回荡,稀疏的船篷外,月光洒在被褥上。
半生漂泊在外,何时才能安定在山林之中。
隔着河岸听到渔夫的歌声,想起《离骚》,我不敢再吟唱。
注释
东关:地名,可能指代诗人所在的地方。
游子:指离家远行的人。
波鸣枕:形容船桨激起的波浪声仿佛在枕边响起。
篷疏月:稀疏的船篷缝隙中透进的明亮月光。
半生多道路:诗人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漂泊。
定山林:渴望在宁静的山林中安定下来。
渔唱:渔夫的歌谣。
离骚:屈原的长诗,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赵汝绩在东关所见的离别场景。"东关寒水深",以寒冷的水深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离愁。"游子别家心"直接表达了诗人作为游子即将离开家乡的复杂心情。

"棹急波鸣枕",通过船桨划动水面的声音,烘托出诗人内心的焦虑和对未知的忐忑。"篷疏月在衾",则以月光洒在床单上的情景,渲染出旅途中的寂静与孤独,以及对家乡温馨夜晚的怀念。

"半生多道路,何日定山林",诗人感慨自己一生漂泊,不知何时才能安定下来,回归自然的宁静。最后两句"隔岸闻渔唱,离骚不敢吟",借渔夫的歌声和《离骚》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流露出一种不敢抒发离愁的情绪,显得含蓄而深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离别时的内心世界,寓情于景,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作者介绍

赵汝绩
朝代:宋

赵汝绩,字庶可,号山台,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寓会稽。太宗八世孙(《宋史·宗室世系》一九)。与戴复古多唱和(《石屏诗集》卷二《题赵庶可山台》)。有《山台吟稿》,已佚。《江湖后集》辑其诗为一卷。 赵汝绩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江湖后集》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牛饮市中小饮呈坐客

牛饮桥头小市东,店门系马一尊同。

已能自置功名外,尚欲相期意气中。

褐拥紫茸迎晓日,酒翻红浪醉春风。

从今共约无疏索,竹外梅花欲恼公。

(0)

开东园路北至山脚因治路傍隙地杂植花草六首·其三

忆自南昌返故乡,移家来就镜湖凉。

鹤雏养得冲霄汉,松树看成任栋梁。

手版永抛贫亦乐,肩舆时上老何妨。

平郊东望江城近,隐隐清笳送夕阳。

(0)

书况

自从请老镜湖滨,万事不关林下人。

鸦去鸦归还过日,花开花落又经春。

官微也过千重浪,身在依然一幅巾。

晨突有烟吾事了,浊醪不复恼比邻。

(0)

不寐

老眼睡眠少,林居烟雨昏。

百年归老死,万事付乾坤。

熠熠萤穿幔,铮铮铁过门。

欲明闻漉稻,浩叹闵黎元。

(0)

山居

平生绝爱山居乐,老去初心亦渐偿。

直道本知天可恃,旷怀真与世相忘。

径穿修竹衣巾爽,盘设灵苗匕箸香。

但恨相逢无鲁叟,浩歌小试接舆狂。

(0)

卜居三山已四十年矣暇日有感聊赋五字二首·其二

泥古衰犹学,开荒夜亦耕。

屋芟生草盖,釜撷野蔬烹。

白稻雨中熟,黄鸦桑下鸣。

残云忽吐日,喜对小窗明。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