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蜀辞赋地,刘生实清矫。
儒冠执使节,抱璧能誇赵。
及我同在廷,尔亦辉旟旐。
归家谁负弩,天阔蜀山小。
西蜀辞赋地,刘生实清矫。
儒冠执使节,抱璧能誇赵。
及我同在廷,尔亦辉旟旐。
归家谁负弩,天阔蜀山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陈子升对刘兵部及其兄弟的赞美之情。诗中以“西蜀辞赋地”开篇,点明刘氏家族与四川文学艺术的深厚渊源。接着,诗人赞扬刘兵部(即刘生)的清正刚直,以及他虽身着儒冠却能执掌使节,展现出非凡的气魄和能力,甚至能像赵国的蔺相如一样,手持璧玉,自信地面对强敌。
诗中提到与刘兵部一同在朝廷为官时的情景,强调了刘兵部的光辉形象,不仅在官场上显赫,也影响了周围的人。最后,诗人感慨刘兵部离家从政后,家中无人再负弩(古代士兵的一种装备),暗示刘兵部的离开使得家庭失去了某种象征性的力量或保护,同时也表达了对刘兵部远行后,家乡变得渺小的感慨,隐含着对刘兵部成就的自豪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历史背景,展现了对刘兵部个人品质的崇敬以及对其家族荣耀的颂扬,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乡愁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尺幅谁图写,块礧寄其胸。
超然与物,无忤绰有阮嵇风。
讵识渭滨严濑,多少文经武纬,只在卷舒中。
暂尔谢尘网,分付白云封。一溪水,千丈壁,万株松。
烟波浩渺,收拾钓艇与诗筒。
莫问蚁王鹿逐,但看鸟婚花嫁,变态亦何穷。
放眼乾坤大,海阔复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