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檐外见,何必鹿门行。
近晚市声合,疏帘野意生。
终朝如此好,初月更多情。
却愧才华钝,三年句不成。
西山檐外见,何必鹿门行。
近晚市声合,疏帘野意生。
终朝如此好,初月更多情。
却愧才华钝,三年句不成。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林亦之在城市中的居所,靠近市场,但窗外西山景色依然清晰可见,仿佛近在咫尺。他感叹不必特意去鹿门山寻求隐逸,眼前的景象已足以为乐。傍晚时分,市井之声与自然的宁静交织,让人心生野趣。诗人认为,即使整日欣赏这样的美景,新月初升时的韵味更添深情。然而,他自谦才情不足,三年来未能写出佳句相和。诗中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自己创作能力的反思。
一霎灯前,早硬却、心儿别了。
幸道是、频年浪迹,惯曾草草。
恰喜病随残月减,可知梦与秋风杳。
只回廊、才转是天涯,渔阳道。偷弹泪,灯花小。
亲煮药,炉烟绕。尽一番愁悴,又添离抱。
别后扊扅炊却尽,客中鱼素愁难料。
竟何如、双影玉兰堂,相看老。
春入沁园,天公做美,树老花嫩都芳。
酿寒催暖,晴霭泛崇光。
淑气融人似酒,微风送、不断林香。
池亭畔,时逢艳冶,新样渲梳妆。
六朝金粉地,门临朱桁,路转横塘。
喜酒空赊易,诗就吟狂。
莫问后庭遗恨,但惜取、烟柳斜阳。
烧银烛,夜深花睡,残月下回廊。